不知是哪位潜水的网友,在我的博客中愤怒(我猜测)责怪道:“怎么还不更新??!!”,吓得我赶紧糊弄一些文字上来。
是呀,怎么还不更新?连我都说不清,没有写作的欲望。前几天为了给某杂志写稿,苦熬多日,刚刚完成,如释重负。我懒,我太随意,几乎就是我的生活态度和习性。喜好写作,但不能给我交任务,在博客上随意涂鸦正好适合我。可编辑小妹非要没在博客上发表的,真是难为我!
虽是糊弄,也得言之有物呀!说什么?每天打球,想休息一天都难。不是非打不可,而是“毒瘾”太大,只要有电话来,就没有勇气拒绝。球打的时好时坏,跟近来状态不佳有关,但跟球场的状态也有关系。
鸿华的果岭几乎象麻子脸,草长又不压,三推无法避免;昨天华堂,果岭慢得象是在棉花堆里推球。两个球场都是我以往很喜欢的球场,不想会烂到如此程度!好在皇帝女儿不愁嫁,只要有源源不断的客人来交钱,管他球场变成什么烂德行!
顺义的北京高尔夫俱乐部的保养始终不错,近来去了几次,这个北京最早建成的球场,一直保持完美状态真是不简单。遗憾的是四点半就拒绝客人下场,象我们这样中午开球,喜欢打27洞的人简直是折磨。只有一次例外,我们软磨硬泡终于在五点钟加打了九洞,四个人,用时一小时四十分钟,我们并没有有意提速,还是赶超了转场的客人。
说到打球时间的快慢,有人提倡“4小时15分钟”十八洞,实在是很宽松了。“快走慢打”是好习惯,但很多初学者不理解。昨天在华堂的前一组客人,四个人,三个华人加一个老外,出奇的慢。球打的好坏无所谓,关键是打球的节奏实在让人无法接受。球开出后,四个人一起走到最近的一个球跟前,等球主人打完,四个人再寻找下一个人的球,然后,还是三人围观,一人拿杆准备击球。按照高球礼节,等击球最近的一个人打球是对的,但并没有必要同组另外三个人都要“陪同”。在不干扰最近距离的球员击球的情况下,其他球员应该是尽可能地接近自己的球位,准备击球。看看PGA赛场上,即使是两人同组,击球较远的那位基本上在较近的那个准备时,已经走到自己的球位或是平行线上等待了。我们必须尊重高球礼节,但教条到如此程度就让人难受了!
球道上象龟一样运动,在果岭上这四个人更是夸张!四个人的球上果岭基本上呈放射状的,四个人各占一方,距离远的先推,推完后并不离开果岭,等待下一位推;依次完成,最终四个人几乎形成一个包围圈,围住碗口大的一个洞杯,直到最后一个人的球被推击入洞,四个人相互击掌鼓励后,才离开果岭。开始我们还克制,坐在球道上等,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不禁扯着笸箩嗓子喊叫,哄他们了。太过分了!他们慢的过分,我们喊叫也过分!
果岭上的礼节跟球道上差不多,但不是推击球员的要远离,避免站在人家的推击线上,而且最好是站到果岭外面去。自己的球已经入洞后,要迅速离开果岭。长时间站在果岭上一来压破果岭的平整,而且还干扰同组球员推击。“陪伴”本来是想尊重对方,在果岭上的这种“陪伴”就是“犯罪”,罪状有二:一是“有意干扰对方”;二是“蓄意破坏果岭”。
近来心情不是很好,所以竟看人家的毛病了!说出来也是为了和大家交流,打球的规矩多,还要合情合理的遵守,学问不少呢。
心情不好的原因都是小事情。回京前,在海口美视打球,手包里的钱再次被盗。那天在更衣室换完衣服,知道随身带的钱包里“银两”不多,怕输光了欠钱不好看,就从衣袋的手包里打开一捆整钱,数了两千放到钱包里,手包还是依旧放在衣袋里,锁在衣柜里。结果,晚上到家,发现手包里的八千块只剩下五千六百元,而同在手包里的港币和美圆没有被盗。我这是第二次在美视的更衣室里被盗,第二天电话给负责人,听她一再强调她们的管理如何严谨,懒得跟她费话,就挂了。
昨晚躺在沙发上看HBO,很快睡着,醒来发现带在右手腕的可以解乏治百病的钛锗手链断了,就怕“掉链子”的事,有时有些迷信,不知会有什么祸事等着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