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高球票友
高球票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98
  • 关注人气:5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果岭争雄》

(2007-05-24 20:46:11)
《果岭争雄》
 
       刚刚看完STAR MOVIES播放的电影《果岭争雄》,1913年,美国公开赛,业余选手法兰西司勇夺公开赛的故事。很好看,很神奇!
       作为业余选手能够拿下美国公开赛的冠军,委实令人惊叹不已。这样的记录在百年来的公开赛历史上,恐怕也是凤毛麟角。我好象知道的另一次业余选手拿到公开赛冠军的记录,就是今年三月底葡萄牙公开赛拿到冠军的西班牙留美大学生马丁了。马丁同样创造了此项公开赛有史以来的“第一个”!
 
      法兰西司当年拿到美国公开赛的冠军时,年龄刚好二十岁,与百十年后在葡萄牙创造历史的马丁年龄也刚好相仿。年轻当然不是他们创造历史的唯一条件,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无所畏惧肯定帮了他们不少忙。
      法兰西司出生球童,家境贫寒,在那个时代的美国,俱乐部还是绅士的天下,他能参赛已经是万幸了。其实,那个年代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球童的地位低下,就是职业球员的地位也高不了哪里去。依靠天赋和他生长在这个举办公开赛的球场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创造了历史,也可能改变了当时人们对地位低下的球童及职业选手的成见(没时间做功课,全凭臆断)。不然,美国不会在高球界称霸世界。
      法兰西司生活的那个被歧视被侮辱时代,在美国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现今的中国不能不说“遗风尚存”。
 
      西班牙留美大学生马丁,无论如何都不能和法兰西司同日而语。就凭他能留美学球这一点上,比起法兰西司的贫贱就不知强多少倍。马丁在拿下葡萄牙公开赛冠军前,就已经是美国业余公开赛的冠军了(老虎也曾是此项冠军的得主),他的实力已经不俗,在欧巡赛的一站得冠好象也没有那么神气了。作为世界第二大巡回赛,好手如林,不管怎样,一个业余选手称雄都是值得称道的,关键是在当今这个普及率高,科技辅佐,竞争十分激烈的高尔夫界(特别是职业赛事)能有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俞MM写了一篇好文章,在《我也有机会》(详见http://blog.sina.com.cn/yu_yang)中,举了个极端的特例,英国人老莫,他的事迹也创造了历史。我们应该学他什么?当然不是他痴迷于入围公开赛,如果他在一次不成之后,把精力用在发奋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上还是真的值得学习。而他老先生却是通过乔装打扮蒙混过关的伎俩再次以九洞63杆的成绩被DQ,即使如此,他再而有三,未免有些闹剧的成份了。
      就我十年前参加中国业余公开赛的印象,好象赛事规定单轮成绩超过93杆则被DQ。考虑到举办方的苦衷,这样的规定实在就是防范“老莫们”的唯一办法了。好在“老莫”只有英国这一个,要不然,但凡公开赛都会“爆蓬”。
 
      我的亲身体会,去年的VOLVO公开赛的华北区预选赛,我入围了,47周岁,可能是所有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可我当时并不是想试试我的“机会”,而且在我已经得到这个“机会”时,我也曾试图放弃。
      不是得了便宜卖乖,我要不是心疼朋友为我垫付的那500元人民币报名费,我是不会起大早参赛的。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应该是职业选手的,那些立志要把高尔夫做为毕生事业的小朋友们的,而我,高尔夫不过是自娱自乐的休闲健身活动罢了。
      比起“老莫”,我自叹不如,我缺少的不止是那股精神,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我注定不会象“老莫”一样名垂千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日晕
后一篇:你是男人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