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上男童的举动令人哑然失笑,那个充满好奇的童年时代,每个人都经历过,类似男童的行为可能每个人也都有过,如果你否认,你就是伪君子,说得难听点儿,是装孙子!
对女孩子裙下的秘密,我曾十分好奇,5、6岁的时候,跟大院里一些稍大的孩子玩“看病”的“过家家”,几乎大院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的秘密我都知晓,了解了,也就无所谓了,一起站着“尿”,比女孩子尿得远,很是得意!
我不是要回忆我的童年,喜爱回忆的人差不多“行将就木”了,我还没那么老,也不服老,还没到靠“提当年勇”过日子的时候。我是想说:人还是要保持点儿童心,总是一副“曾经沧海”,“好为人师”的样子实在令人难耐!
球场上风大,对距离的判断和选择几号杆是关键。一起常同场玩的人,总有人爱问:你用的是几号杆?我会告之,虽违规,但不是正式比赛,不必深究。偏偏有人不是明问,而是绕到你跟前,偷窥你用的是几号杆,那样子我不喜欢看!
做人要真实,别“装孙子”!
高尔夫对职业球员是竞技运动,对业余球手就是休闲娱乐。规矩要遵守,但不能刻意约束。自视高尔夫是“贵族”“绅士”运动,赓续设定很多连“贵族”和“绅士”都不能苛守的“戒律”,譬如:不能赌博,不能摔杆,不能发脾气,等等。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个人喜好和人本性决定的行为,怎么能作为“规范性”的东西去强求于人?
这样的高尔夫有点儿象修道院的游戏,如果十年前有人这样教我打高尔夫,我绝对不会碰这玩意儿的。
还好,我崇拜的高尔夫大师们都喜爱赌博;都在打不好球时摔杆;都会发脾气。我们是人,成年人,不需要那些假行家伪专家来教导我们!也别把高尔夫这丫挺的太当回事,它首先是娱乐,要是都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地玩这丫挺的,我就让这丫挺的玩去!
国外的一个少儿高尔夫教育专家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他在接手一批新学童时,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每人发根推杆,一粒球,告诉他们:谁能用最少的杆数把球推进球洞,就有奖励,谁就是最棒的。
孩子们就是在这样的启蒙中喜爱上这项运动的。如果第一堂课改为规则和礼仪教育,教孩子们如何着装,如何礼遇他人,我想孩子们早跑了!
奉劝那些所谓的专家、业内人士:高尔夫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高尔夫是运动,是一个球手打败另一个球手的竞技行动。
我斗胆冒天下之大不韪,篡改了伟大领袖的语录,目的是:不要误导喜爱这项运动的后来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