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堂

(2006-05-09 22:06:37)
分类: 球场
华堂   
 
    华堂,一个标准的72杆的球场,除此之外好象没有什么特点值得描述的.我翻遍了我拍的照片,没有一张满意的.一来我的摄影技术太差,二来华堂整个球场都比较平坦,拍摄时没有一个好的角度,实在难把华堂的精彩之处拍摄出来.
    中午到球场,雨还下,等到吃过午饭,雨竟停了.
    贤弟华仔,上来就规定:NO TOUCH,而且球进红桩就视为下水,在原地补球.谁都知道华堂是这小子的"后花园",有些朋友只要和他打球,就不能到华堂.他今天如此规定,明摆着规则有利于他,同组另外两人没异议,我当然不能反对.象往常一样,头两个洞我都会出状况,第一洞,五杆洞,我两杆打完还剩八十码,结果成绩却是DOUBLE.华仔打PAR取胜,小子得意之余又开始拿我在VOLVO公开赛上的表现"攻击"我."什么欧巡赛选手?上来就打DOUBLE!"
    我跟他不能认真,唯一的对策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嘴上工夫我虽不如他,但总是要反击的.
    我们俩慢条斯理地一边打球,一边打"嘴仗",不想同组我另一个贤弟"顺子"在七个洞之中干了三只鸟,我和华仔都被重创.我囊中"本金"已所剩无几,华仔也急了,谁都可以开玩笑,但是跟"钱"不能开玩笑.站在第八洞的TEE台上,华仔首先跟我提出"休战",不再打嘴仗.而且我们把矛头直指"顺子",本来除了团体赌杆洞外,我们彼此没有"金钱挂帅",从现在开始都要每杆每洞地"现金"交易.我后来的十一个洞以负两杆的成绩交卷,而华仔终因嘴上工夫好于手上工夫而"漂底".
    回家后,看到我的博友给我的留言,紫悦妹是我博客的"师姐"鼓励我多写;PING妹子又给我出了道考题:为何欧美球手和亚洲球手的动作不同?
    这个问题实在难煞我也!胡侃两句,算是"抛砖引玉"吧.
    欧美球手动作规范,甚至有些"气人"的潇洒,我觉得是从小调教的好;而亚洲球手的基础都比较薄弱,半路出家的居多,加上没有名师指导,动作上总是让人感到多少有些别扭.泰国的嘉迪现在排在亚巡赛首位,他的动作就不敢恭维,他到底是"伞兵"呀.
    就拿back spin这一项技术来说,亚洲球手有几个能掌握得炉火纯青?丸山茂树和崔京周没问题,他们已经是打PGA的亚洲顶尖人物了,而其他球手都不怎么灵光.不是说亚洲人难于掌握这一技巧,而是这一技巧就没有真正传到亚洲球手,也就是没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有人说这跟人种有关,我不赞同).
    back spin的技巧我是一点也体会不出来,打了十年的"滚球",球友们有偶尔击打出来的,但一讨教,还是不得要领.记得97年在番禺的莲花山打中国业余男子公开赛,遇到同组一个香港的小孩子,只有十五岁,是华裔的瑞典人,他总能在百米左右打出令人羡慕的back spin,十年过去了,我对此还是只有羡慕的份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电视观摩
后一篇:赌球之我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