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安徽卫视耿小强:其实我们已经OUT了

(2010-03-10 13:27:33)
标签:

杂谈

分类: 卫视资讯

其实我们已经OUT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已经OUT了。
  以下是自己对于安徽卫视的一些思考。把这些写进博客,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对安徽卫视频道的意见。在安徽卫视工作了十多年,希望她好,希望她永远好,所以,写出的是自己真实的思考。我知道有很多同行在看,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如此而已。

“剧行天下”不过是个“鸡肋”
  “剧行天下”作为安徽卫视的频道理念,已经很久了。这个理念,让安徽卫视在全国卫视大战的初级阶段占尽了优势。当大家都在忙着上星,忙着梳理各种节目的时候,安徽卫视就旗帜鲜明地打出了“剧行天下”的概念。这样的整合,完成了安徽卫视给观众的频道印象,为广告的整合营销以及频道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理念以及这一理念下的执行,渐渐地,力不从心了。
  试想,如果是“剧行天下”,那就该完成如下的指标:
  1、播出剧的品质最好,全国影响的剧最多,哪怕全年最火的剧,得有一部吧。
  2、与众不同的播剧方式。让人感觉到安徽卫视所有的剧,都是在一个特别的承接方式下完成的。
  3、在电视剧的资源上完成一定的垄断。比如说电视剧的明星资源。
  4、有一个以剧为题材的评选机制,设立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性的评选平台。如,年度“剧”的颁奖礼等。
  5、自制剧数量上的优势。
  有了这样的五个指标,才能真正构成“剧”的影响力。
  可是,我们在全年播出的电视剧中,真正有影响力的,几乎没有。作为一个以“剧”支撑的平台,没有首播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潜伏》《亮剑》《神话》《蜗居》《奋斗》……真的是难以想像。
  2008年的“国剧盛典”没有能够得以延续。
  这些,都让我们在电视剧的话语权上,没有优势。我们的平台上播出的剧,没有争议,没有持续的亮点,那么,哪来的持续关注呢。
  现在,让安徽卫视放弃“剧行天下”,显然,需要勇气。放弃了,主打什么?放弃了,是否会一泻千里?所以,不能,不愿,更不敢。
  可是,事情往往就是在这样的犹豫之间,走向衰退。
  如今播出的“剧”尽管有些收视不错,但无法支撑起“行天下”的品牌。有“剧”但不能“行天下”,表明了“剧行天下”没有做坚决,没有做彻底。也没有一个从购买到编排强有力的“剧”的队伍。所以,“剧行天下”只不过是一句频道的口号而已。所以,“剧行天下”在安徽卫视,只是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果要坚持“剧行天下”的理念,就要拿出彻底的坚决的办法。
  如果做不到,不管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那就要想到转型的办法,这,同样需要坚决的态度。
  等,或者是走走看,结果就是,OUT。

栏目建设的态度不健康
  曾几何时,《超级大赢家》是安徽卫视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现在呢?尽管我们现有的两档节目《剧风行动》《周日我最大》还算有点收视率,维持在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的五六名,但,她已经不是全国综艺节目的焦点。无论是形式和内容,她,已经OUT了。
  看看现在相关综艺的新闻,谈论的是主持人的跳槽、相亲节目的兴起,大型活动以及大型综艺节目的趋势。哪一条和安徽的综艺节目有关?综艺节目已经进入了大型化、连续化、主题化的时代。原来的综艺节目,无论是投入、样态、宣传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已经OUT了。
  目前,越来越多的卫视清楚的认识到,与其参与电视剧的不确定竞争,不如利用栏目来推动频道的建设。电视剧的恶性竞争,输了的,是频道,赢了的,只是电视剧,频道的关联度远远没有频道培养的栏目那么深入人心。
  在栏目的建设上,安徽卫视一直处于态度暧昧的状态。每年都有栏目的竞标,但很少能够看到新栏目的推出。两档谈话性节目,《非常静距离》《鲁豫有约》的推出没有改变安徽卫视的现状。
  谈话性节目绝对不是救命的仙丹,何况,这两个品牌在标识上是模糊的,没有人认为这是属于安徽卫视的节目。就像在一个频道反复播放赵本山的经典小品一样,也许有点收视率,但没有人认为这个节目是安徽的,是安徽卫视的。更何况,《非常静距离》躲在晚间12点以后播出,收视就算是第一,又能有什么样的价值呢?
  逃避竞争,是安徽综艺节目的最大特点。
  跨年晚会放在元月一日,而不是12月31日。周末综艺放在晚间21:30,而不是真正的黄金时间。主打的谈话节目放在深夜,而不是在主战场……
  也许,这可以为频道赢得一定的收视保障,但,想过吗?收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赢得真正的竞争,“田忌赛马”争的是一时胜负,而频道的竞争是长线的对抗。只有加入竞争,直面对抗,才能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没有这样的挑战,没有这样的态度,就不会有今天的浙江台、江苏台的崛起。
  所以,逃避、低成本、不敢尝试,构成了目前安徽卫视栏目建设拘谨的不健康态度。这样的态度,已经让安徽卫视的综艺节目停滞不前,客观上已经被全国的综艺节目OUT了。

主持人资源的匮乏
  现在和未来综艺节目的竞争是投入的竞争,是样式的竞争,更是主持人资源的竞争。
  安徽卫视在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上,曾经人才济济。李彬、周群、王馨悦、李黎、刘刚、阿进、郭德纲、谢楠、欧弟、黄仔佼……现在呢?消失的消失了,退役的退役了,离开的离开了……还有一些被莫名的理由停用了。
  我们不能用的主持人,为什么在其他卫视还可以继续使用?是我们的沟通出了问题还是我们的综艺节目已经是弱势了呢?
  我们再开新节目,主持人呢?还得在很多“游走型”主持人中去寻找。
  想在综艺节目里发展的我台主持人不少,但,说实话,他们还不能胜任节目的激烈竞争,他们还没有真正得到综艺节目的训练,他们还不会。
  发现新主持的机制在哪里,培养他们的空间在哪里,给他们利益的政策在哪里?
  不是谁都可以主持综艺节目的,更不是,说培养就可以培养的。天份、机会、努力、政策,缺一不可。
  我们能做到,好的,就签约,好的,就重金。
  我们能做到,好的,就力挺,好的,就力捧。
  我们能做到,建立发现机制,鼓励机制。
  我们能做到,不眼红,不随意,不暗箱。
  我们能做到吗?

  现在的我们,已经OUT了,不管你承不承认。
  如果认清了,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们是真正希望安徽卫视好的,所以,我们期待——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