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直很喜欢阅读舞美师的博文,并经常向自己周围做电视的朋友推荐。特别是舞美师关于湖南卫视乃至友台节目的评价与策略的看法,的确是有着自己的真知灼见。最近舞美师的博文又爆料了,着实令我们芒果迷们大开眼界。首先就是李好与孙骁骁的恋情。OH
MY GOD!REALLY?但是明显觉得好像又是在吵新闻,因为之后舞美师爆料说湖南卫视9月份收视低迷。不过说实在的,9月初有此跟朋友聚会,大家在一起谈论今年快乐女声的时候,还在说快女播完了,除了一个周五晚上的天天向上,其他还真没什么好看的节目了。这个月推出的挑麦第三季,我就看了几十分钟,节奏太慢,竞技性不强,虽然选上去的选手都还不错,也还养眼,可惜了布莱希特的“剧中的小剧”了。
湖南卫视的节目,无论是超女快女,还是挑麦冲关,都是具有强烈体验色彩的节目,对于以提供体验为核心卖点的节目而言,影响它的因素其实很多,本人正在用文本叙事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已经写了1万7千字了。从叙事文本的构成元素以及经济学中对于体验营销的理解看,体验的构成元素与叙事文本中的故事元素有着惊人的一致性,所以体验即故事,当然要是有故事的话,就必须要有主人公。这些愿意体验的体验者们就是体验类节目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没有他们,就没有体验;没有他们,就没有电视机前观众的移情心理产生。不过也正如舞美师所言,湖南的一些节目把平民参与理解错了。现在每次看智勇大冲关,看到那些所谓的个性介绍,就觉得不自在。正打算把这一季中参与者的个性介绍做内容分析,看看多少是自我感觉不自在的介绍,是做作的。
当然了,所谓的平民参与,其实本质未必,凡是能上电视的,多多少少还是经过筛选的,只是有的节目对于群众参与的数量大,如湖南经视的《快乐向前冲》《超女快男快女》的海选,但是还是很多节目对于草根的筛选很严格,你看无论是唱歌的还是装修的,无论是购物的还是商战的,都是帅哥美女,都是养眼的,这些人是可以起到移情的作用,谁不愿意多看几个养眼的人呢?
选择那些可以产生移情效果的参与者,之后就看节目的事件安排了。超女各种PK的玩法充分验证了布莱希特的剧中的小剧;冲关节目则是负责呈现身体受苦的奇观;商战节目就是看各个帅哥美女的商业头脑,看他们的争执冲突;K歌节目就是欣赏草根天籁之音的PK。戏剧学上讲事件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黑格尔又教导我们动作的本质是引起冲突,那就看怎么冲突了。体验类节目是最容易引起冲突的,因为作为体验就是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度过一段时间,而且体验具有唯一性,所以不同体验者在一个共同的情境下就会有各种为了自己目的而发起的动作,这些动作聚集在一起,就有冲突了。
好了,先不说那么多了,今晚开始去总结移情了。加油写吧,文章就是这样,一停下来就跟不上了。不过十一长假还是有点收获的,就是不知道导师是不是满意。冲杯咖啡,开始写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