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乐:金融危机下的口红效应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2009-02-27 09:01:17)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电视批评 |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今天(26日)做客强国论坛,以传媒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应对策略及发展远景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金融危机影响广告收入
刘长乐在访谈中表示,金融危机给传媒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来自于广告。我们无论从世界上还是到中国,目前媒体的营收最主要的还是广告。广告的营收这部分是目前在整个媒体营销模式上重要的部分。当然,能够给传媒行业带来影响的还有产品的销售,包括付费电视的付费频道的收益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广告是最大的。
“口红效应”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金融危机下会产生“口红效应”。例如,在30年代的时候出现经济大萧条,然而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时候,口红却走俏。为什么能走俏呢?就是因为买汽车,买房子的钱没有了,但是他还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欲望还有惯性,所以只能买廉价产品,他还要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买了口红,消费欲望得到了满足。口红本身有安慰作用,当口红摸在嘴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可能会很舒服,很润滑,也很滋润。
但是口红其实并不单纯是讲口红本身,是讲口红的效应。其实它包括了廉价的、能够给人们带来慰藉的产品。比如,好莱坞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崛起。使得好莱坞作品出现大的飞跃,在软实力发展方面异军突起。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口红效应在当今时代也出现了。比如,9·11以后美国的电影院爆满,这是因为大家希望在心灵上得以慰藉;今年中国的电影是突破了80亿;最近中国的电视也是崛起了。在夹缝中崛起是很了不起的。中国的电视行业在金融风暴中能够出现复苏跟口红效应是有相同的现象。
——口红效应
眼下,“口红效应”一词已经伴随世界金融危机,一起步入国人视野,成为最热门的词语之一。“口红效应”源自经济学界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廉价非生活必需品例如口红的销量反而会大幅飙升,因为这些商品能对消费者起到身心双重“安慰”作用。
有研究者总结,要做“口红效应”里的那支“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在笔者看来,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符合这些条件,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中,大量人群受到冲击,出现闲暇时间,社会心理出现焦虑、不安等特征,人们更想从现实困境中暂时逃脱,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价格较为低廉的消费品的提供者,也可以鼓舞人的情绪,让人们在困难中心存希望。
金融危机影响广告收入
刘长乐在访谈中表示,金融危机给传媒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方面还是来自于广告。我们无论从世界上还是到中国,目前媒体的营收最主要的还是广告。广告的营收这部分是目前在整个媒体营销模式上重要的部分。当然,能够给传媒行业带来影响的还有产品的销售,包括付费电视的付费频道的收益等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广告是最大的。
“口红效应”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金融危机下会产生“口红效应”。例如,在30年代的时候出现经济大萧条,然而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的时候,口红却走俏。为什么能走俏呢?就是因为买汽车,买房子的钱没有了,但是他还有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欲望还有惯性,所以只能买廉价产品,他还要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买了口红,消费欲望得到了满足。口红本身有安慰作用,当口红摸在嘴上的时候,那种感觉可能会很舒服,很润滑,也很滋润。
但是口红其实并不单纯是讲口红本身,是讲口红的效应。其实它包括了廉价的、能够给人们带来慰藉的产品。比如,好莱坞在这个时期真正的崛起。使得好莱坞作品出现大的飞跃,在软实力发展方面异军突起。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口红效应在当今时代也出现了。比如,9·11以后美国的电影院爆满,这是因为大家希望在心灵上得以慰藉;今年中国的电影是突破了80亿;最近中国的电视也是崛起了。在夹缝中崛起是很了不起的。中国的电视行业在金融风暴中能够出现复苏跟口红效应是有相同的现象。
眼下,“口红效应”一词已经伴随世界金融危机,一起步入国人视野,成为最热门的词语之一。“口红效应”源自经济学界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每当经济不景气,廉价非生活必需品例如口红的销量反而会大幅飙升,因为这些商品能对消费者起到身心双重“安慰”作用。
有研究者总结,要做“口红效应”里的那支“口红”,必须满足几大条件:首先,价格够低;其次,具备心理安慰作用;最后,相比同价位的消费品,它的安慰作用更强,竞争力也就更强。在笔者看来,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正符合这些条件,在经济危机的“寒冬”中,大量人群受到冲击,出现闲暇时间,社会心理出现焦虑、不安等特征,人们更想从现实困境中暂时逃脱,文化产业既可以成为价格较为低廉的消费品的提供者,也可以鼓舞人的情绪,让人们在困难中心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