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硕士日记 |
现场直播答辩全过程
6月3日分组揭晓
这次班级51个同学被分成3个组,我被分在了被誉为死亡之组的B组,答辩委员会的成员都是我们院做学问非常严谨的导师,有我们的芮院长,袁老师,谢老师,孔老师。答辩主席是来自郑州大学新闻学院的院长董广安教授。那天知道结果后,一方面是抱怨,一方面觉得又可以挑战自己了。
6月4日上午8点半
4日上午8点半,答辩如期举行。严师们确实很严格,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上午进展非常缓慢,以至于下午的答辩延迟了接近一个小时,因为老师们也是人啊,他们也要吃饭与休息。其实这样的强度对于老师们来说也算是绝对挑战。由于我被安排在下午的倒数第二个,因此,上午只是观摩一下,了解答辩流程与要点,顺便摸摸老师们的脾气。呵呵。
中午,在桂圆餐厅吃饭,刘皓告诉我这个食堂很不错,但是想到上午组里的一个同学已经被毙,想到她哭红的双眼,还是心有余悸。红烧肉吃起来一点都不香,草草扒了几口饭后,就回到了导师的办公室,坐在导师的宝座上,把下午需要陈述以及老师们可能问到的问题再过一遍是必须的。
午休的同学都跑到了我导师的副院长办公室,见我坐在宝座上,便略带讽刺意味地称:“李院长,今天忙吗?”“忙!”“那你今年还带硕士生吗?”“不带了。”呵呵,同学之间开这种善意的玩笑感觉非常温馨,毕竟我要走了,离开合肥,离开大家,单枪匹马地奔向未知的流年。
6月4日下午2点20分
下午的答辩在推迟了接近一个小时后接着进行,老师们依旧会把我们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3点半左右,我开始了陈述。说实在的,到了那一刻,心理一点也不紧张了,因为比这更大的场面我都见过,按照老师们的要求,把选题来源、意义、论文创新与存在问题都简明扼要地介绍后,开始接受老师们的提问。
谢老师第一个发问,但是却已经给我的论文定好了基调:他说我的论文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很久的时间用心去做的,文章有深度,需要仔细阅读,而不是像有的人的论文可以一目十行。而且论文在研究方法与规范上都值得称道,都有可取之处。(*^__^*) 嘻嘻……说的我心花怒放!此后,谢老师,袁老师,芮老师,董老师分别提了问题,但是都不难。听完问题后,我和刘皓抓紧时间跑到我们BOSS的办公室,我开始准备回答问题。刘皓说我肯定没问题了,基调都给我定的那么高。呵呵!!!我很可爱的小学弟哦,一个被我讥笑长不大但却永远说自己比我成熟的好朋友。
大约过了10几分钟后,我就开始了回答问题,很顺利,很圆满,带着满满的自信,我离开了答辩教室,结果我以全票通过了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但是能不能拿到优秀呢?还不知道。
答辩收获
论文用心而做,导师们连连称道,是对我学术努力的最大肯定。
此外,也获得了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董老师的手机号,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