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科研学术 |
对于我国电视节目而言,今年将可能成为一个风水岭。随着国家广电总局的一纸文件,红火了三年的选秀节目在2007年后期遭遇了寒冬,在今年可能降至冰点;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奥运节目逐渐升温,将无可争议的成为2008年我国电视业的“年度主题”;民生新闻经过几年的积累逐渐走向成熟,成为新闻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房价股价及CPI的不断攀升,2007年的财经节目也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良好走势,财经节目的“牛市”可望得以延续;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情感的真空越来越多,一批呼唤情感回归的电视节目也应运而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商业化环境中电视媒体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制作了一些既叫好又叫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备的公益节目……在“奥运主题”的大背景下,对于多数节目来说,2008年将是稳定发展的一年,也是反思、总结和蓄势的一年。
奥运题材主导荧屏
如果要问2008年全国老百姓最关注的事件将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北京奥运会;同样,北京奥运会也将成为电视传媒的年度盛事。作为北京奥运会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转播机构,中央电视台更是前所未有的投入人力、物力和频道资源,提前几年就开始制作《我的奥林匹克》、《奥运来了》、《北京2008》、《传奇奥运》、《奥运舵手选拔》、《倾国倾城》、《谁将主持北京奥运》、《奥运火炬手选拔》等奥运“预热”节目,在今年中央电视台将倾全台之力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会。据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主任兼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透露,中央电视台届时将投入包括一套、二套、五套在内的七个频道制作共计2500小时的节目。作为东道主城市的北京电视台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历史机遇,在报道奥运会体育赛事的同时展示北京的崭新形象;近几年在节目创新方面有着突出表现的湖南卫视、东方卫视也将奥运节目作为重点;其他一些地方电视台也将陆续推出一些与奥运有关的节目。
由于地位、地域的差异必将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各电视台在奥运报道中所充当的角色也各不相同。作为奥运转播机构的中央电视台毫无疑问将成为奥运报道的主力军和最大赢家;作为大量奥运资源的拥有者,央视奥运赛事的转播将在奥运节目的收视和市场份额处于压倒性的绝对优势。对于其他多数电视台来说,奥运节目看似“鸡肋”,但如果准备充分、定位适当、执行有力,也将能从奥运会中分得一杯羹。这就需要将奥运报道纳入到全台战略定位的环节中,对奥运节目进行战略性配置,而不是仅仅当作阶段性的系列体育赛事。
在主题定位上,除了结合奥运会的“更高、更快、更强”和北京奥运会的“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定位之外,各电视台和频道还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和确定,比如奥运会知识普及、全民参与、全民健身等等;比如湖南卫视就将结合平民化的“快乐中国”定位和《国球大典》这样的普及性体育节目,推出独具特色的奥运节目。在节目模式选择方面,各电视台和频道也各不相同,中央电视台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必将专注于赛事转播和新闻播报这两块最大的“蛋糕”上,同时在奥运前夕会推出系列相关节目;而对于在资源方面处于劣势的其他电视台来说,能否借助奥运契机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对节目模式的选择尤其重要,除了继续经营“体育新闻”这样的传统节目之外,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制作访谈节目、谈话节目甚至益智类、真人秀等娱乐节目。除了以上的主题定位、模式选择之外,还需要从营销手段、频道及时段安排方面进行优化配置。
对于电视传媒来说,奥运会不仅仅是阶段性的体育赛事,而是一个关涉各个行业的全球性事件,因此奥运会不是体育类频道和体育栏目的“专利”,还可以从娱乐、经济、人文、环保等不同的角度进行解读,同样可以制作出一些不错的节目。比如经济类频道和财经节目可以挖掘奥运赛事背后的“奥运经济”,影视娱乐频道可以“借东风”推出一些相关娱乐节目。
此外,奥运节目在频道和整个电视台中占多大比例,是将奥运内容纳入已有的栏目中,还是制作专题节目甚至在特定时间推出新的节目,等等,都需要从全频道甚至全台的整体战略层面进行考虑;有时反其道而行之,在“奥运时段”推出一些与奥运无关的节目,也将可能出奇制胜。总之,只有统一规划、总体布局、稳步推进,才能形成规模效应和产生长期持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