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30日,江苏卫视上半年晚间(18-23点)收视排名省级卫视前二;二季度对比一季度,全天收视提升33%,提升幅度列省级卫视第二;在整个二季度的16周里,有15周晚间排名进入前二;同期,晚间时段观众忠诚度也高居省级卫视第二。从收视排名,成长性、稳定性和观众忠诚度等各项指标来看,江苏卫视已经站稳了省级卫视第一阵营的位置。
江苏卫视的迅速提升,并非一个孤立的现象。在江苏卫视收视大幅增长的同时,07年上半年全国省级卫视中有21家卫视实现了全天收视率的增长(对比2006年),平均增幅高达33%,其中部分卫视的收视提升甚至超过了100%。
这进一步说明,卫星频道群已经成为我国电视领域中最具活力,市场份额增长最快,不断创造文化热点,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的频道群体。共同的全国市场,共同的社会责任,共同的奋斗目标,使跳出地域限制的卫视频道,在全国竞争中积累起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雄厚的竞争实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卫视能够在整个上半年稳居省级卫视第一阵营,不是因为偶然或者侥幸,也不是依靠一两部电视剧,一两个栏目的战术优势,而是在开辟差异化的“蓝海”过程中,围绕战略定位,构建系统优势,厚积薄发的结果。我们认为,江苏卫视的成功,揭示了中国卫星频道不断强化自身特色,构建“系统化优势”的趋势。
确立鲜明的媒体责任和清晰的战略定位
媒体自身的使命和战略,是构建系统化优势的核心。只有确立明确的愿景目标,找到差异化的战略定位,才能超越激烈竞争的“红海”,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蓝海”。就这一点而言,江苏卫视是超前的。
江苏广电总台周莉总台长一直强调江苏卫视必须具备“主流媒体的责任与风范”。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定位,也正是这种媒体责任感的鲜明体现。我们还记得4年前,在确认江苏卫视的“情感特色”定位时,江苏总台领导就提出了卫视频道要成为党、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情感纽带,要把“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声音传递到每个家庭。我们也看到,4年来,这种强烈的媒体责任感使江苏卫视坚定不移地深化频道“情感特色”的定位。
在自办栏目方面,他们没有突出明星、综艺,而是推出了以普通人的感人故事为主的访谈类节目,构成一周7天,每天一档的《情感地带》,取得了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前四的好成绩。07年3月,更在《情感地带》的基础上,全新打造日播“事件性”栏目《人间》,成为全国第一个鲜明地倡导“和谐人间,和谐社会”的日播节目。《人间》让激烈的冲突与矛盾在现场圆满化解,儿子现场决定归国赡养母亲,妻子坚持照顾病重丈夫,少年为车祸受伤的母亲四处奔走并得到律师的帮助……从家庭的和谐、母子的和谐、夫妻的和谐到社会的和谐,这档节目传递了人间真情,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从3月5日开播以来,就占据了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首位,也是同时段观众忠诚度最高的栏目。
在电视剧方面,他们没有积极参与增加播出量,争夺高价剧的竞争,而是在剧目的情感特色上下功夫。07年以来,江苏卫视播出的一系列家庭、情感、当代题材的电视剧,如《孝子》《亲情树》《继父》《悲情母子》等,吸引了一大批忠诚的观众,收视率也节节攀升,整个二季度,晚间《情感剧场》收视进入省级卫视同时段前两名。
在大型活动方面,他们以“爱”为主题,侧重展现情感互动。06年推出的《绝对唱响》不仅比拼选手的歌艺,更以男女生的相互选择和配对比赛展现友情与默契。07年一季度的《名师高徒》则展现了真挚的师徒情谊,游鸿明为默默无闻的弟子连写3首新歌,林志炫把徒弟带到自己的演唱会上对唱,高凌风把一个桀骜不驯的男生培育成谦逊、有担当的冠军,这些都是在其他选秀活动中看不到的真情瞬间。这些大型活动同样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名师高徒》取得了收视前二的好成绩,正在进行中的07年《绝对唱响》目前也保持在省级卫视前两名。
在新闻方面,江苏卫视将《1860新闻眼》转型为“情感新闻”,为观众提供“情感援助”。6月份收视冲入了省级卫视前三。
江苏卫视在媒体责任和频道定位上的坚持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广电总局的内部刊物专文肯定了江苏卫视“着力从新闻和情感两方面塑造频道品牌,提升频道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力争媒体的导向功能和市场份额的统一,党和政府满意与群众满意的统一”的运作经验。而宝洁公司的媒介总监在旗下的飘柔品牌签约冠名《绝对唱响》时,也说到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与他们的产品希望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纽带的期望不谋而合。
“做一个有责任、讲情感的主流媒体”,江苏卫视找到了自己的“蓝海”。
二、围绕定位、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持续创新
创新不是简单的增加,而是围绕定位,对现有元素的舍弃、创造、增强或削弱。07年以来,江苏卫视始终紧扣情感特色,不断强化核心优势,以“不甘人后,独树一帜”的精神,创造了一系列崭新的节目样式。
《人间》成为中国电视界第一个“事件性”,“正在发生”的节目,融讲述、再现、悬念、现场与一身;《绝对唱响》在单纯的唱歌比赛中加入了男女配对的元素,创造了更多故事、情感和悬念;《名师高徒》在明星和普通人之间搭起桥梁,糅合了明星草根化,草根明星化的两种精彩元素……在这些节目中,也许能够看到其他节目的影子,但它们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色,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样式。在学习、吸纳之后再创新,兼容并蓄,存优汰劣,这保证了江苏卫视的节目创新能够带来稳定的收视效果。
除了内容创新,在渠道方面,江苏卫视也围绕观众的情感需求进行创新。他们第一个把实时短信运用到了日播栏目(《人间》)和电视剧中,使观众有了现场参与节目的渠道。光是《人间》一个栏目,每天就能收到2万多条短信、电话和信件。
内容和渠道的创新,得到了全台优势资源的支持,这些支持包括来自各频道的精英制作团队、充足的资金、强大的研发力量等等。背靠优势资源的持续创新,使江苏卫视在今年的前6个月里,几乎每隔一到两个月都能有一个新的亮点,提供了频道持续提升的动力。
三、严格目标管理,适时调整体制和机制
在现有的框架内,构建系统化的竞争优势,往往会在内部管理,包括目标规划和体制机制等方面遇到最大的障碍。
而在江苏卫视,我们看到的是严格的目标要求和清晰的发展规划。除了在社会效益方面打造主流媒体、情感特色的品牌影响力以外,在收视方面,从2004年的前十,2005年的前八,2006年的前五到2007年的前三,每一年都有明确的收视目标,清楚地规划出江苏卫视一年一个台阶的发展蓝图。
配合高目标,在机制方面,江苏总台对卫视实行模拟利润中心制的管理,从节目制作、节目购买、节目编排、频道覆盖到广告经营,都与收视和经营目标挂钩,奖罚分明,责任清晰,保障了每一个年度目标的实现。在体制方面,2007年江苏卫视整合机构,实行扁平化管理,将与卫视相关的节目制作、电视剧采购编排、覆盖和广告经营整合在卫视频道下,流程简化,潜能释放,效果显著,频道在短期内实现了影响力、收视率及广告收入的大幅提升。
清晰的目标规划,灵活的机制与体制调整,改革后的电视媒体生产关系,极大地释放了江苏电视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为江苏卫视的成功创造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四、建设乐于学习、讲求绩效、不甘落后的组织文化
战略清晰、制度完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人。
江苏卫视有一支精干的团队,同时他们不甘于落后,有远大的目标,并且善于组织各个领域的精英,乐于开放平台给台内外的合作伙伴,创造双赢的结果。这是江苏广电总台优秀的组织文化的体现。我们相信,正是这种开放、学习、合作的心态,配合对结果和绩效的追求,使江苏总台和江苏卫视拥有了一支能够不断创新的精英团队。
2007年,江苏卫视的成功,得益于战略与创新、制度与文化的系统优势。我们相信,独特的定位和与之相配合的系统化优势,能够构建起难以模仿的“蓝海”壁垒。我们祝愿江苏卫视在自己开辟的“蓝海”中欢乐畅游!也祝愿有更多的卫星频道能够顺应社会需求,找到自己的“蓝海”,构建起独一无二的系统优势,共同推动中国电视行业的发展壮大!
来源于克顿顾问网站
前一篇:《名声大震》九对组合名称
后一篇:湖南卫视重磅推出五类奥运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