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图缤纷 |
策划——节目骨架的构建
★谈话节目的前期准备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一期节目的策划制作周期大概是三周左右的时间。每期节目播出前1~3星期,就要召开创意讨论会。这是一期节目的起点。这次会议主要是话题的选择,节目组人员从时下的报纸、女性杂志甚至其他的谈话节目中发现有有意思的题目,然后进行讨论。最重要的是关键人物奥普拉·温弗瑞亲自参与选题并渗透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这是不同于其他谈话节目的最大的特点。
★谈话节目的支点是谈话的主题,没有话题,节目就无法展开。《奥普拉·温弗瑞节目》巧妙的选题技巧与切入点是制胜法宝。《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也热衷于以性、暴力、犯罪、悲剧、情感等戏剧性因素来引人注目。自我评价、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可以成为话题,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无所不包。
★总的来说,话题质量的评判有两个标准:一是要以故事为基础,话题能够展开;二是具有论争性,话题能够顺利展开得精彩。只有具备了生动呈现的故事外壳以及讨论的矛盾支点,节目才可以进行。
★对《奥普拉·温弗瑞节目》2000年1月——6月的话题进行分类整理的结果
2000年1——6月话题分类
|
社会问题 |
生活话题 |
情感与 心理话题 |
时尚话题 |
明星访谈 |
特别节目策划 |
期数 |
21 |
36 |
32 |
6 |
15 |
8 |
百分比 |
17% |
31% |
27% |
5% |
12% |
6% |
从表中可以看到,《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话题选择主要集中于情感心理和生活两大类,58%的比例几乎占据了节目的半壁江山。以下是2000年3月的几期话题内容:
▲你的房子花了你多少钱
▲关于怎么样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建议
▲家庭情感暴力
▲改变我人生的人
话题包括:▲怎么样处理职场生涯与家庭生活
★对明星、名流的访谈采取平均每周邀请一名嘉宾的方式。这类常规节目虽然在整个节目的话题选择中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但是它的内容固定(全部是对明星、名流的访谈)播出频率固定(基本保持每周一位的节奏)。因此对于观众而言,具有较强的辨识度。
★社会问题特是节目的话题的一个重点,和时尚话题一样,都是关注最近一些大的潮流趋势。例如时尚类话题可能会讨论整容风潮、女性桌装趋势、皮肤保养等等。而社会问题类话题则会关注一些新近发生、具有一定新闻因素的社会事件。社会上正在谈论的话题,马上就可以在《奥普拉·温弗瑞节目》中听到。通过这些深刻又时兴的话题,丰富了节目关注的层面,也提升了节目的品格。
★一旦话题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设计之后,就到了第二个阶段——召开制作会议,也就是从实际层面考察初步选定的题材究竟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并根据话题的特点适当考虑嘉宾、专家、现场观众的选择。
★节目嘉宾选择要求:非常情绪化、容易感动、容易激动、最好在节目录制现场可以有些过激的失控行为。制片人在众多的报名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人士,通过电视聊天、见面等方式具体了解他们的人生故事、口头表达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等,最终决定嘉宾人选,这是节目成败最关键的一环。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观众选择比较严格,节目一般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邀请、寻找。
专家的选择也是必要的。节目一般都是选择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治疗专家以及畅销书的作者。他们要和蔼可亲、健谈、令人信服。
第三阶段就是实际的摄制阶段。
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一个成功的谈话节目在内容上要做到引人入胜,承载内容的外部形式也能够做到博人眼球,只有二者琴瑟合鸣,才能营造最完美的话语空间,体现出最极致的魅力。《奥普拉·温弗瑞节目》节目形成了三种基本固定的节目形态,在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之下,引领日间谈话节目的风潮。
1 问题讨论式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最基本的形态,也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日间谈话节目最常用的模式。主要是邀请三组嘉宾来到节目现场,就某一话题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主持人、现场观众、专家进行讨论。节目的框架如下表:
段落 |
内 |
第一段落 |
展示说明:介绍主题、问题与冲突。 嘉宾主要讲述自己的故事(一般是三段比较相似的平行故事),而主持人这时候就扮演一个聆听者的角色,不用发表过多的言论,主要是让观众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是最长的一个段落,事情一定要讲明白,说清楚。 |
第二段落 |
展示冲突:观众开始提问,将矛盾展示出来。观众从聆听者的角色转变成剧中人的角色,他们也开始分享、诉说自己相似的遭遇。 |
第三段落 |
冲突进一步复杂化:在嘉宾与观众之间的分歧较大。专家出场,他们将利用一些专业性的话语将矛盾解开,并将前面的讨论总结升华到另一个较高的层次。 |
第四段落 |
向专家提问:观众开始向专家提问。这时候可能会有新的嘉宾出场。主持人不再只是聆听者,而是讲述自己的经验,或分析前面的谈话。 |
第五段落 |
开始解决问题:专家开始向观众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嘉宾和观众则开始讨论专家建议的可行性。主持人一般都支持专家的意见,观众或赞同或反对,持不同意见。 |
第六段落 |
问题解决的发展:解决的方法、建议被进一步讨论,从而进一步强化。 |
第七段落 |
尾声:由专家以一段比较简短的话来总结。 |
这一模式7个段落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
明确问题,三组嘉宾陈述自己的故事
观众与三组嘉宾冲突,主持人进行调节
提出治疗方法(由专家提出或现场讨论得出)
★90年代以后,节目做出了些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青年人的电视化思维。现在的节目按照问题提出(故事介绍)——讨论冲突——解决与治疗都在一个段落里完成。通常一期节目会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来串联,各个段落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
开场白:奥普拉·温弗瑞介绍节目的主题
第一段落:
奥普拉·温弗瑞介绍本组嘉宾,嘉宾上场
现场播放外采VCR,讲述嘉宾的故事
回到现场,奥普拉·温弗瑞与嘉宾就其故事展开谈话,专家与现场观众参与讨论。(主要完成原2~4段落内容)
奥普拉·温弗瑞作本段小结,预报下一段落的内容。
广告
第二段落
奥普拉·温弗瑞介绍第二组嘉宾上场
播放VCR
奥普拉·温弗瑞总结,作下段预告
广告
第三段落:程式同上,第三组嘉宾
广告
第四段落:程式同上,第四组嘉宾
广告
第五段落:程式同上,第五组嘉宾
广告
第六段落:程式同上,第六组嘉宾
广告
总结本场内容,预报下次节目
2 明星访谈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另一大形态是名人访谈节目。这一形态是基本每周固定播出一期,邀请演艺明星、社会名流或准名人,去除专家环节,由奥普拉·温弗瑞直接采访嘉宾,现场观众则可以根据他们谈话的内容进行互动。节目还是分为6段,每段集中谈论与嘉宾相关的某一话题,段落之间插播广告。内容一般涉及来宾的生活、工作、情感以及成长的经历、成功的秘诀等等。
3 特别节目
(1)与观众互动
奥普拉·温弗瑞过40岁生日,观众为其祝贺;50岁生日,专门借节目举办一个小型的生日派对。还有一期节目在社会上进行广泛宣传,让观众将自己最想实现的梦想写信告诉节目组,然后挑选一些观众来到节目现场,并当场实现他们的梦想。
(2)为了某一特殊目的
如讨论种族歧视问题,在种族冲突的热点地区搭建临时演播室,现场讨论种族歧视问题。主持人在演播室里主持着节目,在演播室外是倡导种族歧视的队伍在游行。
(3)应和社会热点事件
节目越贴近社会,就能扩大话题的影响,如奥斯卡电影节、音乐节、奥运会等大型活动,各种社会热门话题。
故事——节目的血肉构成
★《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主要内容就是两个:嘉宾的讲述和现场的话题讨论。★《奥普拉·温弗瑞节目》的故事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每一段落中嘉宾的自述,另一个是整个节目的主题叙述。我们以2002年4月22日播出的《难以置信的宽恕故事》为例,原谅是节目的主题,整个节目就是要讲述一个关于宽恕的故事,而组成这个宽恕故事的则是由现场嘉宾讲述的5个小故事。
1 小故事
即嘉宾讲述自己的故事。采用嘉宾自行讲述+VCR的表现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VCR的代述,这也是将故事讲的最精彩的环节。因为嘉宾讲述的故事多半是过去时,所以必须借助于运用多种视觉手段来弥补。VCR的作用就是把故事讲清楚,并让故事更加直观,形象。例如在这期节目中,第二段落提到了一对兄妹宽恕了十年曾经到他们家抢劫、杀害他们父母、强奸妹妹的两个罪犯。事情过去那么久了,连犯罪现场都无法回访,VCR巧妙地运用大量警方拍摄的凶案现场的真实照片,局部展示死去父母的鲜血、肢体,结合对兄妹俩的采访,让他们回忆过去的情况,最后再配上奥普拉的解说,补充一定的背景信息。照片资料+当事人的访谈自述+解说词,这就使得观众对事件的整体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5个小故事分别是:
(1)
(2)
(3)
(4)
(5)
★这5个故事循序渐进,将情感慢慢积累。其中(2)与(4)是节目的小高潮。因为(2)与(4)的两组嘉宾分别在1991年与1998年上过节目,再次上节目本来就是意外。小高潮的出现在于节目用过去的影象资料与现在资料进行对比,给观众以第二重惊喜的观感。当看到故事(2)的女嘉宾十年前痛苦地回忆陈述自己被歹徒殴打、男友被残忍杀死的影象资料,再结合现场女嘉宾的平和、宁静以及VCR中她幸福的家庭,观众会立即感受到谅解的伟大,不仅是施暴方,更是对于被害者的一次灵魂的解脱。
★在2003年4月9日播出的《你被骗了吗?》就在VCR中采用了真实再现的方式,将骗子的骗术一一呈现。
★VCR的另外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营造气氛,也就是煽情。例如2003年4月15日播出的《战争故事》就在VCR中使用了大量的无实际意义的情绪镜头,再配上舒缓的音乐,将情绪渲染到最足。
2 大故事
★大故事的概念首先是涉及到怎么确定故事的主题。好的角度与切入点,是大故事讲述成功的前提条件。奥普拉的观点与方法是:以小见大。例如,911事件出现子之后,奥普拉节目的主题“你怎么对你的后代讲述这段历史”。一个新颖而又极小的切入点却可以生发出关于911的诸多方面内容。
★以下是奥普拉就伊拉克战争所做的部分节目的选题
美国应该攻打伊拉克吗
战争故事
关于伊拉克你知道什么
战争是唯一的答案吗
战后的生活
我们看不到的内在
会见来自前线的英雄
不可或缺的节目灵魂
★在这场60分钟的表演中,主持人是最大的主角,她是这场表演的灵魂人物;嘉宾是主要演员,他们是推动剧情发展的,甚至是剧情的构成部分;现场观众是次要角色,他们也是剧情的主要节点,与嘉宾构成冲突或成为嘉宾联盟;专家是主持人的代言人,是主持人理性部分的延伸。专家与主持人相对而言是一种客观、权威的存在,在矛盾斗争中的现场中起着制衡的作用。
★奥普拉是温情的、善良的、不以展示嘉宾的痛苦隐私、悲惨往事为节目的卖点,她用自己的体态、风度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和你们一样,我是真的理解你们。
★在她主持的一期节目中,一位上了年纪的黑人讲述自己悲惨的遭遇,数度哽咽,奥普拉没有打断,而是自始至终紧紧握住他的手;她会拥抱嘉宾,会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坐到观众席中;节目录制完毕之后,她会像一个主人,在场边送别客人,真挚地向他们致谢,并邀请他们再次来作客。
★对节目的全身心投入,是奥普拉另一大主持风格。在一次讨论有关乱伦的问题时,当一个女孩含泪诉说了自己被亲身父亲强暴后生下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时,奥普拉触景生情、泪流满面,并和这位嘉宾紧紧拥抱在一起,接着,她毫无顾及地讲述了自己幼年时被表哥强暴的痛苦经历。正是这种全身心地投入才导致她在这样的场合说出了自己隐藏多年的秘密。
★在谈话节目现场,敏锐的反应是奥普拉最为出色的技巧。她不会随意打断嘉宾的谈话,但是会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恰当的总结,或提出最恰当的问题。她的问题简明扼要、开门见山,非常明确地抓住问题的核心,十分易于回答。
★有时,奥普拉不仅要引导嘉宾,甚至要通过与嘉宾的对抗来激发嘉宾。在一期“肥胖父母的肥胖子女”节目中,有一对母女都超重,但是母亲减肥成功,而女儿没有。在节目现场,奥普拉直奔主题,第一句就问母亲:“你是不是觉得和女儿出去很丢脸?”母亲点了点头。女儿此时马上泪流满面,她大叫,说母亲从未承认过这个事实。母女之间感情闸门一下子打开,情绪得到极大的宣泄。母女在节目中畅谈多年来的心声,意外之举却掀起了节目的小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