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评/乐评 |
分类: 卫视资讯 |
2007年1月26日晚,“心灵花园”栏目播发《哭泣的童年》一期节目,鲁某在节目中化名“晓玲”,讲述了自己的“辛酸经历”:自幼亲生母亲与父亲离婚,后母经常对其虐待打骂;十多岁就被赶出家门打工,当保姆受到东家歧视;和一位网友“网恋”后来到上海,与网友同居怀孕后被抛弃……
上海市民屈某是一位刚刚生完
2007年5月16日上午,鲁某在屈家偷走一部诺基亚6681型手机和940元现金后,不告而别。5月17日,屈某发现家中财物被盗,连忙向公安报警。5月29日晚,鲁某在湖北省黄冈市被警方抓获。
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8月7日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鲁某的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判处其拘役四个月,罚金人民币1500元,尚未退缴的赃款及赃物折价款人民币2257元应予追缴发还。此案案发后,受害人屈某逢人就说“好人难做”。
8月9日,在上海文广新闻
事实上,绝大多数“心灵花园”节目都能遍访当事人言及的各个人物进行印证,不过,这期节目却没有找到鲁某提到的父母、男友等人物。同时,鲁某在上节目前给编导看的身份证,上面写的名字是“吴小艳”,而不是她自己的身份证。对此,上海时尚文化传媒有限
在上海,“心灵花园”是绝对的收视率明星,从2005年创办至今,每周一到周五晚上的9点到10点
这些节目大多以现场访谈的形式出现。当事人、主持人、专家学者,各方齐集聚光灯下。在主持人的耐心引导下,当事人娓娓讲述自己的生活麻烦、情感问题、心理矛盾,再由一些心理学专家或者“群众观察员”就此发表各自的看法,帮助当事人出谋划策。讲到动情处,当事人往往会忍不住潸然泪下,甚至情绪失控、意图自杀。
“我很喜欢看这样的节目,尤其是那些贴近咱们日常生活的话题。”40多岁的观众卢俊彦说,“日常生活里谁没有烦心事儿?看看电视上跟你有相似经历的人,再听听专家们的劝导,心里会觉得舒坦了许多。”他认为,在心理访谈节目中,讲述者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告诉其他人,通过诉说释放情感,而观众在讲述者的故事中能够获得某种启发。
随着心理
“社会转型期的现代人常常处于焦虑和矛盾当中,他们的心理困惑和情感问题需要有一个宣泄、疏导的渠道。”复旦
访谈细节酷似网络小说,巧合还是模仿?
随着心理访谈节目的火爆,一些观众逐渐提出疑问:现实生活中会有这么多离奇的故事吗?节目的制作者有没有故意引导当事人夸大、渲染一些情节?
2006年4月27日,“心灵花园”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婆婆住到我家来》的节目,以反映婆媳紧张关系为主题,其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婆婆烧了28块红烧肉,本来要给儿子吃,数着媳妇吃了几块,嫌她吃得太多;婆婆用口水擦拭电视机,引起儿媳妇反感;婆婆用破旧毛巾被遮住漂亮沙发,防止平时被弄脏;婆婆用挂历把客厅里的《大浴女》油画遮盖住……节目刚刚播出,互联网上就有人指出,这些细节和网络小说《双面胶》如出一辙。记者了解到,小说《双面胶》2005年就已经在网络上出现,确实比《婆婆住到我家来》播出
对此,陈晔说:“我们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是在《双面胶》红起来之前。当时,我真的没有看过这部小说。后来听人说,我再去看这部小说,将情节一一印证,的确很像。但是,我们做这期节目的时候,采访到了婆婆、丈母娘、儿媳妇、儿子等所有当事人,他们的话能够相互印证,我们没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如此精心地编制故事。”
在“心灵花园”节目中,当事人在现场大多带着面具,这也受到一些观众和网友的质疑,认为一些节目中“蒙面嘉宾”的声音、体态颇为相似。陈烨对记者说:“全国所有同类节目中,我们是唯一用化名、戴面具的节目。这所以这么做,不是掩盖什么,而是对当事人负责。一些当事人来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说不要戴面具,我们还是建议他戴。因为等他情绪平复后,他的想法会不一样,可能会后悔。事实上,一些猎奇的观众最想看到的就是流泪的
在时尚生活频道的工作大厅里,记者看到了一摞摞装订成册、A3纸大小的记录纸。每摞上面都标明了月份。最近的2007年4、5月份,每月的记录都有三四百张表格。每张表格上都写着来访人或来电人的基本
前一篇:心理访谈节目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