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电视体验类节目——《明星大练冰》

(2007-07-24 21:57:19)
标签:

体验节目

明星大练冰

节目形态分析

分类: 电视批评
大型明星冰舞真人秀节目《明星大练冰》
   《明星大练冰》是SMG继《武林大会》后又一档全力推出的全明星阵容的赛事。整个比赛以冰上舞蹈为主题,既具有舞蹈的可观赏性,同时又兼具滑冰的运动性,在2008北京奥运即将到来之前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东方卫视播出,是极具看点的。

    本次《明星大练冰》栏目于4月中旬开始推出,每周日播出一场比赛,将经历初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四个阶段,大致与之前的《舞林大会》类似。比赛一直会持续到7月下旬。总计4个月。

    可是,明星们的冰上角逐曲终人散、奥运献礼悄然谢幕之后,又有多少人对这档节目津津乐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它处于含苞未放,没有大红大紫呢?

    首先,真人秀的本土移植并未成功。昨天,我在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总监张华立老师的博客上,看到了众多中国电视荧屏上克隆的国外电视节目的源头,感觉真是触目惊心啊?中国从事电视的人才济济,各个电视台都自称该台是卧虎藏龙之地,可是为什么在中国目前电视荧屏上大放异彩的节目均是克隆而来,不少专家还为这一行为美其名曰:“本土化”。那么,目前真正做到“本土化”改造并取得成功的也就《开心辞典》《超级女声》《武林大会》等屈指可数的寥寥栏目。大多数节目多多少少还是暴露出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这次的《明星大练冰》也出现了此症候:我国冰上项目远没有欧美国家,尤其是美国那么普及,喜欢体育比赛的朋友看看冬季奥运会上我国与欧美国家的金牌数以及奖牌数就一目了然了。在我们南方,观众更是对滑冰非常陌生,因为南方许多地方连白雪皑皑的景象都难以目睹,何况是在冰面上翩翩起舞呢?因此,在熟知度上无法与《舞林大会》《名声大震》这样的节目媲美,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做后盾,观众在接收时必然产生陌生感。我们说,电视体验节目要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但是不是绝对的陌生感。滑冰其实对于我们普通观众来说冰不是十分容易接收的一项内容。这样节目的群众性、参与性就相应降低。

    其次,从参与对象来说,在美国,同类的节目《明星溜冰》仅仅有8位明星参加,而且电视台是买断了明星全部档期,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节目,这也是对观众负责的表现。据说开播前训练就达3个月,从而保证节目质量。而反观《明星大练冰》,先后动用30位明星,而且,签约也是一场场签,根本无法制约明星,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就是新版《一帘幽梦》绿萍的饰演者秦岚受伤那场。我和寝室的室友一起看了那期节目,在边骂边看甚至要换台的时候,是秦岚的出场亮相打消了我们的念头,她像一只魅力四射的蝴蝶,穿梭在具有挑战性的冰面上,她与搭档配合默契,感情充沛,可惜秦岚意外折翅,不得不退出比赛;当我们还为其扼腕叹息之时,秦岚又随意复活了。这样,支撑节目进行的规则被随意修改,破坏了节目的权威性。而且一些一线明星无法达到,也为打着明星牌的明星真人秀节目黯然失色,无法做到《武林大会》那样场场星光熠熠,璀璨夺目!也许,明星少而精会成为节目的捷径。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明星大练冰》介绍

    另外,我们看到,无论是《超级女声》《快乐男声》还是《加油好男儿》,节目的场地大而宽阔,现场可以容纳上千的观众与粉丝,选手与观众粉丝可以进行接近零距离的互动,这样,既提高了节目的热闹氛围,又增强了节目的审美观赏。而《明星大练冰》的场地因素大大限制了明星与观众的互动及比赛气氛,每场比赛现场寥寥的观众,而且这些观众根本没有融入比赛的气氛与环境中,还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参与节目,可想而知节目与超女快男现场的差别了吧。看来,引进外国节目不光要做到内容的本土化,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形式上的保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