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在的,我是从快乐男声全国总决赛9进7的比赛时开始关注的,因为之前一直在省台实习,每天忙得昏天倒地的,根本没闲暇时间坐下关注一档大众选秀节目。后来退出之后,开始做关于省台新闻频道节目形态研发的课题,又回到了学校单纯快乐的学习生活状态后,才渐渐又拾起来被我冷落很久的“快乐男声”。随着每周五晚上的准时约会意识,我渐渐知道了陈楚生,那个抱着吉他唱《原来的我》;渐渐可以分清楚魏晨与苏醒是哪一个了;渐渐知道谢娜好像是因为杨二在比赛中点出她与张杰的绯闻而该别这个其实也不属于她的主持舞台;渐渐知道了阿穆隆原来是去年长沙赛区第十名查娜的哥哥;渐渐认识了刀子嘴豆腐心的“毒舌”包小柏;渐渐看到了杨二与周路明共进晚餐的视频;渐渐喜欢了魏晨遇强更强的泼辣作风,喜欢上了他与何洁的《让爱冬眠》;也渐渐理解了张杰作为一只小小鸟,为何飞不高的原因。
再回到我想讲的主题:今天快乐男声终极决战实际上没有任何悬念,网上有博文虽然指出了苏醒夺冠的N多理由,但是我一直深信楚生会夺冠,就像4进3比赛时义无反顾地认为张杰要离开一样。那么,节目最大的悬念没有了,在3个多小时的冗长时间里,制作方向我们提供什么丰富的信息内容呢?
我们看到了湖南卫视惯用的手法之一——“背后的故事,大打真情牌”楚生与苏醒的7年心路,五味俱全。其实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快乐男声都有属于自己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人内心看似坚强但是又最脆弱的情感防线。
湖南卫视第二个惯用的手法就是上演团圆牌。今天快乐男声13强再次齐聚舞台,虽然只是看客,但是他们依旧光芒四射。
其实,早在去年的《名声大震》总决赛时,湖南卫视已经开始使用了辩论的环节设置,汪涵与巫启贤各率领一对人马,为总冠军的候选人摇旗呐喊。今天,这个看似不经意的创意再次获得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今天的选秀评委也基本全数盛装出席。湖南卫视的创新能力再次显示了出来,搞了一个评委辩论的环节,而且这一环节随着比赛尾声的临近而越发精彩纷呈,赏心悦目。儒雅的王东、知性的朱桦、黑色幽默的黑楠、老油条巫启贤,一个个演艺圈的老前辈妙语连珠、如鱼得水、汪涵何炅插科打诨,左右逢源。可是,在嬉笑怒骂之后,我们有没有想到,那个曾经被众人指责但依旧如鲜花盛开的杨二车娜姆老师在呢?今天没有把她请到应该说是湖南卫视的一大败笔。因为有了杨二,节目就会有收视率;有了杨二,节目就有冲突因子。还记得上场比赛那句“包小柏,请你给我把嘴巴闭上”吗?语出惊人,石破天惊,让我等叹为观止、呆若木鸡啊。
应该说,今天评委辩论的环节设置得非常好,非常有水平。从传播学与叙事学的角度看,一个良好的对话语境,才能使得故事世界和生活世界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而按照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所有的话语都具有内在的对话性”,“在一切中听到各种声音和它们之间的对话关系”“电视的其他功能或许都在它里面或许指向这一功能。”
强调叙事的开放性与多意性是叙事话语构建不可或缺的条件,辩论元素的运用至观重要。叶子在《现代电视新闻》中讲到:辩论是一个好看的电视元素,它能使对话充分展开,并使观点展现的过程变得有冲突感而跌宕和生动起来,从而刺激观众的收视欲望,激发观众的参与感。现代社会信息的增多使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增加了不同的声音,而且人们更愿意听到更多的声音,甚至是相反的观点,所以在节目中增加不同的声音,以辩论的方式进行展示,也是迎合观众心理、调动观众心理、调动观众情绪、激发观众参与对话的重要途径。辩论元素中还有一些相关元素,比如质疑、争论等等。例如质疑是《面对面》的品质。
而辩论的主体是谁?是人?人的选择事关重要。我不否认其他评委为节目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只是站在一个电视初学者的角度上看问题,因为做电视最重要的就是做到终极PERFECT,不留任何遗憾给自己,也不给对手任何可乘之机。
因此,我觉得今天的终极PK,杨二车娜姆没有到应该是湖南卫视的一大败笔。但是我们还是要感谢那些在这个夏天给我们温暖、快乐、幸福、眼泪的湖南卫视与《快乐男声》。
最后只讲一句,欢笑、再见!!!
泪水、再见!!!
感动、再见!!!
《快乐男声》,明年我们再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