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屋顶---平屋顶的细部做法

(2011-07-29 15:25:49)
标签:

杂谈

平屋顶的细部做法

    一、平屋顶的檐部做法

平屋顶的檐部做法

    檐部做法指的是墙身与屋面交接处的做法。这部分构造不但应满足技术方面(如排水、保温)的要求,也要考虑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檐部常见的做法如下:

    1.女儿墙的构造

    上人的平屋顶一般要作女儿墙。女儿墙用以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其高度一般不小于1300mm(从屋面板上皮计起)

  不上人的平屋顶也应做女儿墙,其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要固定油毡,其高度应不小于800mm(从屋面板上皮计起)。

    女儿墙的厚度可以与下部墙身相同,但不应小于240mm。当女儿墙的高度超出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数字时,应有锚固措施,其常用做法是将下部的构造柱上伸到女儿墙压顶,形成锚固柱,其最大间距为3900mm。

    女儿墙的材料为普通粘土砖或加气混凝土块时,墙顶部应做压顶。压顶宽度应超出墙厚,每侧为60mm,并做成内低、外高,坡向平顶内部。压顶用豆石混凝土浇注,内放钢筋,沿墙长3φ6,沿墙宽放φ4(间距300mm),以保证其强度和整体性。

    屋顶卷材遇有女儿墙时,应将卷材沿墙上卷,高度不应低于250mm,然后固定在墙上预埋的木砖、木块上,并用1∶3水泥砂浆做披水。也可以将油毡上卷,压在压顶板的下皮。

    2.挑檐板的构造

    挑檐板可以现浇,也可以预制,目前预制的较多。预制挑檐板是将板安放在屋顶板上,并用1∶3水泥砂浆找平,并要妥善解决挑檐板的锚固问题。6-1介绍了挑檐板的规格。

挑檐板的规格         6-1

 

 

长×宽×高 (mm)

最大挑出长度(mm)

混凝土体积(m3)

构件重量 (kg)

一般板TE1

1500×980×60~120

500

0.154

385

转角板TE2

1670×1670×60~120

500

0.276

690

    下面介绍一个建筑物的挑檐板排板实例。某建筑物的长度为25080mm,宽度为12780mm,按挑出300mm计,试决定挑檐板的块数。

    长度方面:

    25080为建筑物长度的外包尺寸,挑檐板外皮尺寸为25080+2×300=25680mm。

    在建筑物的长度方向上每侧有两根雨水管,每根雨水管在挑檐板处应拉开300mm的板缝以固定下水口。即:25680-600=25080mm。

   2块TE2:25080-1670×2=21740mm。

   21块TE1:21740-1000×21=740mm(其中包括20mm缝隙)余下的740mm为现浇板带

    宽度方面:

    12780mm为建筑物宽度的外包尺寸,挑檐板的外皮尺寸为12780+2×300=13380mm。

    建筑物宽度方面没有雨水管,故可以直接确定挑檐板的数量。

    扣除角部TE2所占尺寸而不计数量,13380-1670×2=10040mm

    选10块TE1  10040-100×10=40mm(其中包括20mm缝隙)

    余下40mm为现浇缝。

    挑檐板的总数量为四边数量之和,故将上述板号迭加而成。即TE2  2×2=4块;TE1  (21+10)×2=62块。

    3.挑檐与女儿墙混合:为丰富檐部的立面形式,还可以采用女儿墙与檐沟相混合的做法。其相关尺寸应分别与女儿墙或挑檐板吻合,排水方式以檐沟排水为主。

    4.斜板挑檐:为丰富檐部的立面形式,还可以采用在女儿墙与挑檐板之间铺放斜板,形成斜板挑檐。斜板的外侧可以用瓦檐作装饰。

    二、平屋顶的排水做法

平层顶的排水做法

    1.排水方案的确定

    为了屋面做好防止雨水渗漏,除做到严密的防水层外,还应将屋面雨水迅速地进行排除。

    屋面的排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雨水从屋面排至檐口,自由落下,这种做法叫无组织排水。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檐口排下的雨水容易淋湿墙面和污染门窗,一般只用于檐部高度在5m以下的建筑物中。另一种是将屋面雨水通过集水口—雨水斗—雨水管排除。雨水管安在建筑物外墙上的,叫有组织的外排水;雨水管从建筑物内部穿过的,叫有组织的内排水。

    屋面排水宜优先采用内排水。采用外排水时,须注意防止雨水倾下尿墙,危害行人或其他设施;设水落管时,其位置和颜色应注意与建筑立面的协调。

    高层建筑、多跨及积水面积较大的屋面应采用内排水。

    每一屋面或天沟,一般应不少于两个排水口。

    当内排水只有一个排水口时,可在山墙(或女儿墙)外增设溢水口。

    排水组织包括确定排水坡度、划分排水分区、确定雨水管数量、绘制屋顶平面图等工作。

    2.排水坡度

    平屋顶上的横向排水坡度为2%,纵向排水坡度为1%。

    天沟的纵向坡度一般不宜小于:

    外排水  0.5%(1∶200)

    内排水  0.8%  (1∶125)

    3.排水分区

    屋面排水分区一般按每个雨水管能排除200m2的面积来划分。详表6-2所示

一个雨水立管能承担的最大集水区域面积取值                 6-2

雨水管内径

100mm

150mm

200mm

外排水  明管

150m2

400m2

800m2

内排水  明管

120m2

300m2

600m2

内排水  暗管

100m2

200m2

400m2

  有时还参考经验公式来进行验算:

F=438D2/h

    式中: F——容许的排水面积,m2

    D——雨水管的直径,mm。 

    h——每小时计算的降水量,mm。

    以北京地区为例:每小时降水量为126mm(最大值),D选100mm直径的硬质塑料雨水

F=438×100×100/126=347m2

    4.雨水管的构造

    两个雨水口(雨水管)之间距,一般不宜大于表6-3中规定的数字。

两个雨水口(即雨水管)之间距    6-3

  

  

有外檐天沟

无外檐天沟

明装雨水管

暗装雨水管

24m

5m

15m

15m

    雨水管应尽量均匀布置,充分发挥其排水能力。

    排水口距女儿墙端部(山墙)不宜小于0.5m,且以排水口为中心,半径0.5m范围内的屋面坡度不应小于5%。排水口加防护罩防堵,加罩后的流水进口高度不应高过沿沟底面。

    外装雨水管采用硬质塑料制作,最小内径为75mm,经常采用为100mm。面为30mm,下口距散水坡的高度不应大于200mm。暗装雨水管应采用铸铁管或钢管,水落管距墙最小直径为150mm。管壁内外浸涂防腐涂料,立管宜一至二层高或6m左右设一清扫口(掏堵口),一般中心距楼地面1m。

    5.屋顶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应表明排水分区、排水坡度、雨水管位置、穿出屋顶的突出物的位置等。

   表6-4和表6-5 提供了有关屋面排水的资料,可供读者参考。

 

 每个雨水口的容许收水面积(m2                                  表 64

降雨

强度

L/S每100m2

1.5

1.8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mm/h

55

65

70

90

110

125

145

160

180

215

250

290

325

360

漏斗形式

Ⅰ型

涌水高度(mm)

70

70

75

75

75

75

80

80

80

80

80

80

80

80

允许面积(m2)

720

600

570

450

380

320

300

260

240

200

170

150

130

120

Ⅱ型

涌水高度(mm)

70

70

75

75

80

80

80

80

80

80

允许面积(m2)

310

310

300

240

210

180

150

140

120

100



      水落管允许收水面积(m2                                     表 6-5

降雨

强度

L/S(每100m2)

1.5

1.8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9.0

10.0

mm/h

55

65

70

90

110

125

145

160

180

215

250

290

325

360

立管直径mm

75

440

370

350

270

220

190

170

150

130

110

100

790

670

620

480

400

350

300

270

240

200

170

150

130

120

125

1250

1060

980

760

620

550

470

420

380

310

270

230

210

90

150

1790

1520

1410

1090

890

780

680

610

550

450

390

340

350

270

200

3190

2700

2500

1950

1590

1400

1210

1090

970

810

700

600

530

480

    三、平屋顶突出物的处理

平屋顶突出物的处理

    1.变形缝

    平屋顶上变形缝的两侧应砌筑半砖墙,上盖混凝土板或铁皮遮挡雨水。在北方地区为了保温,在变形缝内应填塞沥青麻丝等材料。

    2.烟囱、管道

    凡管道、烟囱等伸出屋面的构件必须在屋顶上开孔时,为了防漏水应将油毡向上翻起,抹以水泥砂浆或再盖上镀锌铁皮,起挡水作用,称为泛水。泛水高度以不超过250mm为宜。

    3.出人孔

    平屋顶上的出人孔是为了检修而设。开洞尺寸应不小于700mm×700mm。为了防漏,应将板边上翻,亦做泛水,上盖木板,以遮挡风雨。

    四、节能屋面构造

节能屋面构造

    表66列举了应用于北京地区的节能屋面的构造,供读者参考。

北京地区节能屋面做法                         6 - 6

序号

名称

   

厚度(mm)

热惰性指标D

总传热系数 K0(W/m2·K)

(细则)对K0的要求

 

 

1

 

聚苯板保温屋面

 

1.防水层: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2.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

3.找坡层:平均100厚,1∶6水泥焦碴

4.保温层:50厚聚苯板

5.结构层: X—130厚砼圆孔板

   Y—180厚砼圆孔板

         Z—110厚砼大楼板

310

360

290

3.75

4.06

2.65

0.72

0.71

0.76

0.91

0.91

0.91

2

再生聚苯板保温屋面

 

保温层改为再生聚苯板,其余同上

X—130厚

310

3.77

0.82

0.91

Y—180厚

360

4.10

0.87

0.91

3

架空型岩棉板保温屋面

 

1.防水层: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2.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

3.保温层: 500×500×35钢筋砼板砌于砖墩上,其下为空气间层75厚,岩棉板45厚

4.找坡层平均100厚,1∶6水泥焦碴

5.结构层: X—130厚圆孔板

  Y—180厚圆孔板

       Z—110大楼板

415

465

395

4.15

4.47

3.05

0.65

0.64

0.675

0.97

0.97

0.91

4

架空型聚苯板保温屋面

同上,但保温层,改用聚苯板40厚,空气层80厚

X—130厚圆孔板

Y—180厚圆孔板

Z—110厚大楼板

415

465

395

  4.15

4.47

3.05

0.65

0.64 

 0.675

0.97

0.97

0.91

5

架空型玻璃棉板保温屋面

同上,但保温层改用玻璃棉板40厚,空气层80厚

X—130厚圆孔板

Y—180厚圆孔板

Z—110厚大楼板

415

465

395

4.15

4.47

3.05

0.65

 

0. 64  

0.675

0.97

0.97

0.91

6

 

浮石砂保温屋面

 

1.防水层: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2.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

3.找坡层:坡度为2%,容重为600kg/m3

4.结构层:X—130厚圆孔板

            Y—190厚圆孔板

330

380

4.93

5.27

0.87

0.86 

0.97

0.97

                                                                    

 

7

低容重加气混凝土保温屋面

 

1.防水层:改性沥青柔性油毡

2.找平层:20厚水泥砂浆

3.保温层: 150厚400kg/m3 容重加气砼块

4.找坡层:平均100厚,1∶6水泥焦碴

5.结构层: X—130厚圆孔板

Y—180厚圆孔板

410

460

4.1

4.4

0.88

0.86

0.97

0.9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