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墙体---墙身的细部构造

(2011-07-02 19:03:08)
标签:

杂谈

 墙身的细部构造

    墙身的细部构造一般指在墙身上的细部做法,其中包括防潮层、勒脚、散水、窗台、过梁等内容。

    一、防潮层

防潮层

    在墙身中设置防潮层的目的是防止土壤中的水分沿基础墙上升和勒脚部位的地面水影响墙身。它的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保持室内干燥卫生。

    防潮层的具体做法是:高度应在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间,标高相当于-0.0 70m,以地面垫层中部为最理想。防潮层的材料有:

    1.防水砂浆防潮层

    具体做法是抹一层20mm的1∶3水泥砂浆加5%防水粉拌合而成的防水砂浆。另一种是用防水砂浆砌筑4皮至6皮砖,位置在室内地坪上下。

    2.油毡防潮层

    在防潮层部位先抹20mm厚的砂浆找平层,然后干铺油毡一层或用热沥青粘贴油毡一层。油毡的宽度应与墙厚一致,或稍大一些,油毡沿长度铺设,搭接≥100mm。油毡防潮较好,但使基础墙和上部墙身断开,减弱了砖墙的抗震能力。

    3.混凝土防潮层

    由于混凝土本身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常把防水要求和结构做法合并考虑。即在室内外地坪之间浇注60mm厚的混凝土防潮层,内放3φ6、φ4-250的钢筋网。  

    上述三种做法,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选取防水砂浆防潮层。

    二、勒脚

勒脚

    外墙墙身下部靠近室外地坪的部分叫勒脚。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对墙面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同时,还有美化建筑外观的作用。勒脚经常采用抹水泥砂浆、水刷石或加大墙厚的办法做成。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

    三、散水

散水

    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它的作用是为了迅速排除从屋檐下滴的雨水,防止因积水渗入地基而造成建筑物的下沉。散水的宽度应稍大于屋檐的挑出尺寸,一般为100mm,且不应小于600mm。散水坡度一般在5%左右,外缘高出室外地坪20mm~50mm较好。散水的常用材料为混凝土、砖、炉渣等。

    下面介绍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常用的几种作法(以88J1-X1为准)

    细石混凝土散水,200mm厚,代号为散1B。

    1.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面层,撒1∶1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2.150mm厚3∶7灰土,宽出面层300mm

    3.素土夯实,向外坡4%

    水泥砂浆面层散水,230mm厚,代号为散3B

    1.20mm厚1∶2.5水泥砂浆面层压实赶光

    2.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3.60mm厚C15混凝土

    4.150mm厚3∶7灰土,宽出面层300mm

    5.素土夯实,向外坡4%

    花岗石铺面散水,250mm厚,代号为散6B

    1.20mm厚花岗石板铺面,正、背面及四周边满涂防污剂,稀水泥浆灌缝

    2.撒素水泥面(灌适量清水)

    3.30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粘结层

    4.素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

    5.50mm厚C15混凝土垫层

    6.150mm厚3∶7灰土

    7.素土夯实,向外坡4%  

    上述作法中,每隔6m设伸缩缝一道,缝宽20mm,散水与外墙间设通长缝,缝宽10mm,缝内满贯嵌缝膏。此外,地下水位与室外地面在1.5mm内时,素土夯实及3∶7灰土宜改用300mm~450mm天然级配砂石夯实。

    四、踢脚

踢脚

    踢脚是外墙内侧或内墙的两侧的下部和室内地坪交接处的构造,目的是防止扫地时污染墙面。踢脚的高度一般在120mm~150mm。常用的材料有水泥砂浆、水磨石、木材、缸砖、油漆等,选用时一般应与地面材料一致。

    五、窗台

窗台

    窗洞口的下部应设置窗台。窗台根据窗子的安装位置可形成内窗台和外窗台。外窗台是为了防止在窗洞底部积水,并流向室内。内窗台则是为了排除窗上的凝结水,以保护室内墙面,及存放东西、摆放花盆等。

    窗台的底面檐口处,应做成锐角形或半圆凹槽(叫“滴水”),便于排水,以免污染墙面。

    外窗台有两种做法:

    1.砖窗台

    砖窗台应用较广,有平砌挑砖和立砌挑砖两种做法。表面可抹1∶3水泥砂浆,并应有10%左右的坡度。挑出尺寸大多为60mm。

    2.混凝土窗台

    这种窗台一般是现场浇制而成。

    内窗台的做法也有两种:

    1)水泥砂浆抹窗台

    一般是在窗台上表面抹20mm厚的水泥砂浆,并应突出墙面50mm为好。

    2)窗台板

    对于装修要求较高而且窗台下设置暖气片的房间,一般均采用窗台板。窗台板可以用预制水泥板或水磨石板。装修要求特别高的房间还可以采用木窗台板。

    上述几个细部构造做法连同墙身一起就构成了外墙详图的下部做法。

    六、过梁

  过梁

    为承受门窗洞口上部的荷载,并把它传到门窗两侧的墙上,以免压坏门窗框,所以在其上部要加设过梁。过梁上的荷载一般成三角形分布,为计算方便,可以把三角形折算成1/3洞口宽度,过梁只承受其上部1/3洞口宽度的荷载,因而过梁的断面不大,梁内配筋也较少。过梁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过梁、砖砌平拱、钢筋砖过梁等几种。

    1.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

    钢筋混凝土过梁是应用比较普遍的一种过梁。下面以北京地区预制过梁为例进行介绍。北京地区的过梁分为三种截面、三种荷载等级。过梁的宽度与半砖长相同,基本宽度为115mm。梁长及梁高均和洞口尺寸有关,并应符合模数。

    所列的几种过梁其应用范围如下:

    (1)矩形截面:其截面编号分别为1(一级荷载)、4(二级荷载)、5(三级荷载),主要用于内墙洞口和外墙洞口的里皮,个别情况下亦可用于外墙外皮。矩形截面过梁的编号由过梁代号,洞口尺寸和截面型式三部分组成。如GL18.4,GL6.1,GL21.5等。

    (2)小挑口截面:其截面编号为2(二级荷载),主要用于外墙洞口的外侧,小挑口截面过梁的编号为GL18.2,GL12.2等。

    (3)大挑口截面:其截面编号为3(二级荷载),主要用于外墙洞口的外侧,大挑口截面过梁的编号为GL18.3,GL12.3等。

    上述过梁选用时,根据墙厚来确定过梁数量,根据洞口来确定过梁型号,例如900mm宽的门洞口,墙厚为360mm,应选3根GL9.4的过梁。再如1800mm的窗口,外墙为360mm,采用大挑口过梁,应选取GL18.3和GL18.4各一根。过梁在洞口两侧的支承尺寸为每侧250mm。

    2.钢筋砖过梁

    又称苏式过梁。这种过梁的用砖应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洞口上部应先支木模,上放直径不小于5mm的钢筋,间距≤120mm,伸入两边墙内应不小于240mm。钢筋上下应抹砂浆层。这种过梁的最大跨度为2m。

    3.砖砌平拱

    这种过梁是采用竖砌的砖作成拱券。这种券是水平的,故称平拱。砖不应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2.5。这种平拱的最大跨度为1.8m。

    七、窗套与腰线

窗套与腰线

    这些都是立面装修的做法。窗套是由带挑檐的过梁、窗台和窗边挑出立砖而构成,外抹水泥砂浆后,可再刷白灰浆或作其它装饰。腰线是指过梁和窗台形成的上下水平线条,外抹水泥砂浆后,刷白灰浆或作其它装饰。

    八、圈梁

 圈梁

     上述几个细部做法是连同墙身和楼板层一起,就构成了外墙详图的中部做法。

    九、檐部做法

 檐部做法

    由于檐部做法涉及到屋面的部分内容,这里只作一些粗略的介绍。

    1.挑檐板

    挑檐板的做法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板两种。挑出尺寸不宜过大,一般以不大于500mm为宜。

    2.女儿墙

    女儿墙是墙身在屋面以上的延伸部分,其厚度可以与下部墙身一致,也可以使墙身适当减薄。女儿墙的高度取决于上人和不上人,不上人高度应不小于800mm,上人高度应不小于1300mm。

    3.斜板挑檐

    斜板挑檐是由女儿墙和挑檐板,另加斜板共同构成的屋檐做法,其尺寸应符合前两种做法的规定。

    十、砖墙变形缝

砖墙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它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能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

    1.伸缩缝

    即温度缝,一般从基础顶面开始,将建筑分成若干段。由于基础埋在地下,受气温影响较小,故不考虑其伸缩变形。伸缩缝一般按表3-17规定的数值来设置。

    伸缩缝的宽度为20mm~30mm,缝内应填保温材料。

砖石墙体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3-17

 

砌体类别

屋盖或楼盖类别

间距

各种砌体

整体式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楼盖

5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30

装配式无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层盖、楼盖

60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40

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75

无保温层或隔热层的屋盖

60

普通粘土砖、空心砖砌体

                  粘土瓦或石棉水泥瓦屋盖

                  木屋盖或楼盖

                  砖石屋盖或楼盖

150

石砌体

100

硅酸盐砖、硅酸盐砌块砖和混凝土砖块砌体

75

    2.沉降缝

    沉降缝的作用是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下沉,一般从基础底部断开,并贯穿建筑物全高。沉降缝的两侧应各有基础和砖墙。沉降缝的设置原则是:

    (1)建筑物平面的转折部位;

    (2)建筑的高度和荷载差异较大处;

    (3)过长建筑物的适当部位;

    (4)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建筑物的基础类型不同以及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沉降缝的宽度与建筑物的层数有关,详见表3-18所述。

房屋沉降缝的宽度       表3-18

   

沉降缝宽度(mm)

2~3

4~5

6层及以上

50~80

80~120

不小于120

    3.防震缝

    一般在地震设防烈度8度或8度以上地区设置。防震缝应将房屋分成若干体形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设置原则是:

    (1)房屋立面高度差在6m以上;

    (2)房屋有错层,并且楼板高差较大;

    (3)各组成部分的刚度截然不同。

    防震缝的最小缝隙尺寸为50mm~70mm。缝的两侧应有墙,缝隙应从基础顶面开始,贯穿建筑物的全高。

    在地震设防地区,当建筑物需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时,应统一按防震缝来对待。

    十一、烟道与通风道

烟道与通风道

    在住宅或其它民用建筑中,为了排除炉灶的烟气或其它污浊空气,常在墙内设置烟道和通风道。

    烟道和通风道分为现场砌筑或预制构件进行拼装两种做法。

    砖砌烟道和通风道的断面尺寸应根据排气量来决定,但不应小于120×120mm。烟道和通风道除单层房屋,均应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烟道的排气口在下,距楼板1m左右较合适。通风道的排气口应靠上,距楼板底300mm较合适。烟道和通风道不能混用,以避免串气。混凝土烟风道,一般为每层一个预制构件,上下拼接而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