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效应,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使得举国俱说“黄金甲”,一时间众说纷纭,尤其评判声如潮。尽管各执一词,终究形成了两方对垒之势,引发了轰动效应,拉动了票房收入,激起了人们观看的兴趣,如我之不愿人云亦云者,总是要看个究竟,才敢评说。
尽管有“抄袭”《雷雨》之嫌,但张艺谋还是冒着被舆论抨击的风险,借用《雷雨》中情感悲剧作为框架,透析人性,表达其历史观。实则是对《雷雨》的改编,把现代的还原到古代,把背景置换到宫廷,将白话文翻译成古文,将普通话改成官话,将话剧转为电影。如果说张艺谋侵犯了曹禹先生的著作权,那么他应该为此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反过来又让他获得了改编权,形成了新的知识产权,无论怎样都是划算的。与此同时,也因这部电影,人们开始重新关注曹老的大作,从经济利益上讲,是两相受益。至于权力与义务,那应该是法律范畴的问题。
张艺谋善于利用注意力经济以达到其商业目的。注意力经济的特点在于先吸引眼球,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诱发其消费欲望,从而带动经济利益的实现。张艺谋深谙此道,从他把巩俐和章子怡成功推向国际舞台即可略见一斑。在这部影片中,能够引起注意力的有如下诸处:
一、将女性的胸部作为卖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在五代,盛唐遗风犹在,文明开放程度也体现在服饰上,所以演员装束大胆,袒胸露乳,呈半球状。虽然不免流俗,可既然我们能够认同泰国发展性旅游,能容忍芙蓉姐姐买弄风骚,为什么就不能支持张艺谋把“人体"艺术搬上银幕?毕竟导演在乎的是娱乐和创作,至于在每个个体眼中是什么完全因人而异,因审美取向而异,也许是艺术,也许是阴柔,也许是健康,在庸俗者眼中便是下流。
二、利用老牌明星彰显影片实力,取得人们的信任。虽然周润发和巩俐都已渐渐老矣,却一个更加威武、魁伟,一个风韵犹存,演技也越见成熟,日臻完美;同时,启用新生代演员李曼引起人们的猜测与好奇,适时捧出第三代谋女郎。
三、发挥周杰伦的偶像魅力。无数歌迷瞬时间摇身一变成为影迷,尽管他们盲目,不知所以然,尽管目的单纯,只是为看一个人,却在客观上做了宣传,使得观众队伍猛然壮大,票房收入当然也就一路攀升。
四、大摆视觉盛宴。大面积的黄色,金碧辉煌的宫殿,宏大的场面,让你无论如何在家里十几寸、几十寸的小屏幕上观看都不过瘾。只要电脑、DVD还有局限,电影院就依然能够充分发挥“有容乃大”的空间优势,将观众们招引过来。
五、表现手法夸张。张艺谋似乎想借此片告诉人们这本是宫廷秘事,现公之于众,所以镜头拉近,不是远观,而是偷窥,小小王子在里面就有很多偷窥的镜头。放大镜置于眼前,看得让人眩晕,让人惊骇。称药、捣药的镜头尤其夸大,还有打更时的吵杂声让人心烦意乱,虽然一切都是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着,然而人的内心却不平静。这些音效和夸张感也需要有大空间来营造。
另外,“张艺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商业元素,有实力的导演,他的作品理所当然受到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