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男人的“翅膀”--许晨长篇报告文学《一个男人的海洋》序二

(2017-09-24 09:49:39)
标签:

许晨新作

青岛奥帆中心

纪实文学

鲁奖获得者李春雷评论

分类: 影视书评

 

 http://img.tipelse.com/uploads/2/40/240C103403.jpeg

一个男人的“翅膀”

——许晨长篇报告文学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郭川航海故事序二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李春雷

http://www.scio.gov.cn/32621/32629/32755/Document/1472080/Image/W020160315490653626279.jpg 

(此文曾发表于《文艺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


我想,每一个男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飞翔梦。

男人,是无法拒绝来自海洋的诱惑的;大海与船,亦如草原与马,都是血性男儿无法遏制的一种向往。


作家许晨发表在《北京文学》第四期的报告文学、并由青岛出版社隆重出版的单行本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郭川航海故事抒写的是现实中国故事——关于“中国航海家郭川的故事”读罢,心潮澎湃,感慨万端。恍惚中,我仿佛看到:浩渺的大海深处,郭川正驾驶着帆船,顺风而归,朝着祖国、朝着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码头疾速驶来。

海风,鼓动风帆;郭川,张开翅膀……


我和许晨相识多年。他行伍出身,阅历丰富,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为人热情豪爽,说话铿锵有力,做事风风火火,走路咚咚咚咚,典型山东大汉。他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写作题材宽泛,尤其在报告文学创作上,成绩斐然。近年来,他贴近时代、关心海洋、致力于海洋文学创作和研究,颇有建树


2014年,许晨应国家海洋局之邀,跟随“蛟龙”号前往太平洋科考,历经艰险,写出计划中的报告文学“海洋三部曲”之一——《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在《中国作家》发表后,著名评论家李炳银先生、雷达先生、李朝全先生等都专门撰文给予好评。《一个男人的海洋》则是“海洋三部曲”之二,《北京文学》改版后,图文并茂放在头题甫一刊发,立即广受关注。可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文。


该作品所言之人的确“有物”。说白了,即为材料内容详实、文本思想深刻。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义理》中指出“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郭川,一位有着显赫教育背景的青岛“理工男”,在人生得意、事业有成之际,毅然辞职,帆船为伍,成为职业选手“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那是2001年,他36岁。就这样,“一个人、一条船、一片海、一道未知的难题。挑战海洋、挑战自我”,郭川一次又一次创造了世界航海新纪录,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新篇章,填补了中国人帆船环球航海的空白。2016年10月25日15时30分,正在单人驾驶帆船穿越太平洋的郭川,在航行至夏威夷西约900公里海域时,与岸上团队通话之后失去联系……


许晨及时抓住这一重大新闻素材,深入采访,用心创作了报告文学《一个男人的海洋--中国郭川航海故事》,引领读者近距离地走近“无动力帆船航海”、走近郭川的世界,感受他圆梦途中付出的血与汗、智慧与生命,彰显了一种精神力量,呈现“一个男人”在“海洋”中的“飞翔”。


诺贝尔奖获得者海明威留给后人不朽名著《老人与海》,那位栩栩如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的硬汉老人形象,不就是晨笔下恐惧过、沮丧过、哭泣过,但没有放弃过”的郭川的生动写照吗?


就文学创作而言,郭川的故事,具有题材类型的“标本”式价值;许晨的写作,具有“补缺”式作用,意义重大。


   《周易·艮》中曰“言有序”,说的就是一种文本结构的安排,旨在确定文章材料和思想内容的组合关系与方式。《一个男人的海洋》用倒叙的艺术手法,从郭川海上失联切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作品构思精巧,章节分明,以现在进行时寻找郭川---分为太平洋上的“失联”、国际大搜救、两个“面对面”、呼唤与祈福等篇章,同时与其个人成长史---分为船长郭川、“疯子”郭川、信使郭川、“抑郁症”郭川、硬汉郭川等章,双线交叉,相辅相成,一目了然,为郭川的人生素描、写意,可谓“纲举目张”。每一章节,既独立成章,又相互关照,层层推进,彼此给力;每一章节,都是一个把手和引擎,使得所叙之事变得有章可循,从中窥见主人公真实人生轨迹


许晨精心设计作品整体架构,以郭川帆船航海经历为主线,把科普航海知识、个人情感婚恋、温馨家庭生活、个人日记言论、电视庆典表彰等内容,巧妙地插入,有机地糅合,形成节奏上的一张一驰,给人一种悦读的享受。同时,营造了立体的叙事空间,既活跃了文本结构,又增加了作品事实的厚重感。


孔夫子提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命题,强调文章要有文采报告文学而言,如果所言内容文学性缺失,也便失去了生命力。许晨有着诗人般的浪漫与豪情,作品语言激情饱满、有张力与所叙之事相得益彰


许晨在注重所报告事件的新闻性、真实性、思想性的同时,精心修练艺术品质,写实而文学地报告了郭川光辉而充满挑战的人生经历。他用别具特色的切入视角叙事,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进行,步步递进、扣人心弦,让读者时而惊心动魄,时而为之动容,内容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可读性强、艺术感染力强,赋予作品文学价值。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人物,都应该是用典型化的方法去创造的。


报告文学同样需要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许晨选择提炼关于郭川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情节、细节、语言,最大限度地概括生活,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让“海洋”中“一个男人”的人格魅力和立体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作品开头写郭川海上失联,结尾处,回应了开头,且充满诗情画意

 

或许若干年后的某一天,有一艘独木舟载着一位须发斑白、衣衫褴褛,却铁骨铮铮、眼睛明亮的人,好似与那位名叫鲁滨逊的人一样,从大洋上乘风踏浪驶来。那可是郭川船长重新回到了我们中间……

 

真是:开卷夺目,不忍舍去;终篇流连,意犹未尽。

新闻是及时的,表面的,追求事实的时效性。而报告文学是深层的,长效的,追求事实的震撼性。新闻报道结束的地方,便是报告文学开始的地方,而报告文学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文体。《一个人的海洋》为一个新闻事件纪事、纪实、纪史,包含了作家许晨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知。更重要的是,挖掘和讴歌了航海家郭川的精神风貌。就像中国画,尽管国画表面是一种线条、笔墨艺术,但其背后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竖立的桅杆和舒展的白帆,为郭川撑起了飞翔的翅膀,郭川为家乡青岛撑起了飞翔的翅膀,青岛也为中国撑起了飞翔的翅膀……


(本文作者李春雷,国家一级作家,曾任《邯郸文学》杂志社社长、邯郸市文联副主席作品先后荣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二届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蝉联三届)、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现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http://www.zuojiawang.com/uploads/allimg/170920/533-1F920132P22I.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