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细雨中的白桦树

标签:
心理春风化雨白桦亭亭情爱文学文化 |
分类: 文朋诗友 |
春风细雨中的白桦树
夜深人静之时,写作告一段落,我伸伸有些僵硬的腰身,打开了电脑中的音乐播放器,一首婉转动听的歌曲轻轻飘了出来: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
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
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
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
哦,这是青年歌手朴树演唱的动人情歌《白桦树》,旋律悠扬,歌词凄美,讴歌了山一样高、海一样深的男女之情。听着、听着,似乎又回到了自己的青葱时代,一身疲惫全都不翼而飞了。蓦地,我想起了前段应约为青岛女作家雨桦写篇文章之事,一直忙于杂务无暇落笔,而今却来了灵感……
一首荡气回肠的《白桦树》,不就是对具有女性心理医生、两性情感专家之称的雨桦,为人为文的真切诠释吗?!虽说歌里唱的是飘雪时的情景,可那辗转缠绵、坚贞不渝的爱情则是异曲同工。也就是说,不管是雪花里,还是细雨中,白桦树都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可人、那样的深挚。纵观她的所有作品——无论是情节曲折、人物鲜明的小说剧本,抑或是看法独到、言词犀利的散文随笔,始终贯穿一个“情”字。
几年前,我才结识了雨桦并有所交往,但印象却十分深刻。那是我在《山东文学》任职社长的时候,她来济南参加省作协举办的“山东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带着一篇小说稿子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她个子不高,身材瘦削,一头秀发清清爽爽,戴着一幅近视眼镜,俨然是一个好学上进的女大学生。然而交谈起来,才会让人意识到这是一位学识不凡、感情丰富的女作家。
雨桦本名叫张黎艳,原籍山东烟台,随父母在东北生活,长大成人后返回老家,来到青岛,从事过企业文宣、报刊编辑等工作,勤奋努力,爱好读书与思考,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2000年后专事写作。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青岛市城阳区政协委员,著名网络小说作家和时尚专栏作家,尤其擅长婚恋情爱题材。

短短数年间,她夜以继日辛勤笔耕,已经连续推出了《有了快感我不喊》《你的性我的痛》《男人不欠你幸福》《爱情志愿者》《致曾经爱我和我爱过的人》《那些只伤女人的爱》《青春的处方》《结婚就是找个爱你的人撒娇》等十几部情感小说和散文随笔集,同时还在北京几家报刊上应邀开办了个人专栏。
白山黑水齐鲁花。这位颇有才华的年轻女作家为何叫“雨桦”呢,研究她的成长经历和写作特色,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白桦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洁白、高雅、亭亭玉立,在我国北方的草原上、山野里,成片成片茂密地生长着,宛如美丽可爱的天使守望着远方。当走近她时,你会发现树身上有一只只黑色的节疤,就像是一双深情的眼睛,时刻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又好像在眺望远方的心上人。
实际上,那是白桦树在成长中因人为砍折树枝,或大风吹损枝枒,留下的片片伤痕。每经历一次劫难,它就睁开一只洞悉人间、期盼爱情的眼睛!传说,情侣如果想要白头到老,那就来到白桦树下许个愿。所以,人们也称她为“情人树”,而将划开树皮流出的汁液,则视为“情人的眼泪”……
想来曾经生活在东北的雨桦,看惯了这种美好坚韧、玉树临风的白桦林,同时从自己和周围女伴身上体味到了美好爱情的“好事多磨”,以及高山流水的“世间难求”,喜爱雨中挺拔的坚贞的白桦树,才给自己取了这样一个诗意盎然的笔名。所以,她年纪轻轻却将男女之爱看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一种可贵的执着与豁达,常常一语中的、抑或一针见血地点破其中的奥秘和玄机,令处在情爱晕眩中的人们如梦方醒。
这是她的婚恋小说中常见的主题,更是她心灵悟语中的拿手好戏。特别是用散文诗一样的笔法,解剖刀一样的见解,直指滚滚红尘中人们的灵魂深处,阅后既欣赏了清新的美文,又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我们随手摘录几段她的作品,可知此话不假:
“女人最好的成长,是在一段受伤的往事中,学习如何爱男人,如何爱自己。
当我老了的时候,渴望我们在街角,不经意地相遇。渴望你再次说爱我,如果你不愿意,那你也要回头深情地看我一眼。那时,我们一定感谢上帝让我们相识,不能共度一生,留下一些回忆,也是幸福……”
如此优美隽永的语言,如此激越飞扬的文采,蕙质兰心,情深意长,给人一种淡淡的伤感,同时带来一阵暖暖的温馨,会在心中激起强烈的共鸣。因此,她有情感心灵励志导师、大陆“张小娴”之称,她的作品深受市场欢迎,拥有广大的读者群,特别是女性读者,每本发行量都在十几万甚而几十万册。网上读者的热情更是令人惊叹。
比如那部长篇小说《有了快感我不喊》,在搜狐网站的点击量是三千多万,在网易的点击量也超过了一千多万。〈有了快感我不喊〉和《你的性我的痛》在中国移动电子书阅读上一直占据排行榜前三的位置。《为什么好男人也会出轨》一书,在腾讯读书网站一个月的点击量,就达到了两千多万,后来移居新浪很快也到了七百多万。此书在台湾以三种版本出版。这在当下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许多作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无人问津,只好自费出版的无情现实里,不谛于创造了一种文学图书奇迹。
毋庸讳言,雨桦写的女性小说和情感随笔,适应了市场的需求,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其间也包含着出版商的包装。这从那些吸引眼球、令人瞩目的标题上就能看出来。老实说,开始对此我还不能完全接受--她有一部中篇小说《幸福彼岸离我有多远……》,是经我手审定编发在《山东文学》杂志的,文笔细腻、故事感人,反响不错。可当其扩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出版时,题目变成了《你的性,我的痛》。
为此,我曾电话询问过她:好好的纯文学,怎么改成了这么一个俗名?她无奈地表示:是出版社觉得这样有卖点,给改的。不过想想也释然了,直抒胸臆的点题,会引来读者的关注。不然内容再好,人家不看也是枉然。特别是对于自由撰稿者来说,读者就是上帝。
由此我理解了雨桦,理解了她一系列婚恋题材作品的写法,同时也认识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里,文学怎样做到与市场更好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以雨桦为代表的一批女作家无疑是成功地走在了前面。
虽然有人片面地评说,这是眼球经济的“欲望写作”。其实不然,欲望只是表象,而通过表象可以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正如她在一篇文章里所说:“读者读你的书当然是想从中有所了解、启悟和感受,而不是纯粹为了欲望。文艺是面向大众的,不是一个小圈子里的受众。一个不被读者喜欢的作家就算再高雅,又有何意义呢?”
这话说得不错。但我希望日后作者在剖析女性心理、赢得市场的同时,还是应有所节制一下某些写法,照顾学生读者的感受,并且给男人同样的理解与关爱,那样会受到更多更广方面的欢迎。
如果单纯从植物学上讲,白桦树适合于北方寒冷而空旷的原野,而难以在海边上寻找到她的踪影。我们的女主人公雨桦,则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找到了归宿,建立了美好的小家庭和自己事业的大厦。她的爱人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男士,也爱好文学,两人互敬互爱,相得益彰。
这既来源于个人的坚强与聪慧,也得益于齐鲁大地、海洋文化的包容和营养。据我所知,在山东省作家协会和青岛市文联的工作日程里,已将关注网络文学、畅销书作家等等列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今后,他们的天地会更加广阔。
然而,雨桦在公众场合里常常显得有些低调。无论大庭广众中的社会活动,还是文朋诗友的聚会联谊,她多是安静地坐在一边,倾听别人的高谈阔论,只是偶尔的那不经易地一丝会心而狡黠的微笑,流露出早已了然于心的洞察与机敏。
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春风细雨中的白桦树,静静地肃立在那里,大睁着因伤而形成的“美丽深邃的眼睛”,直面人生,透视世界,期冀更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