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美丽的记忆宝盒
(2011-11-11 17:44:40)
标签:
散文序言北地花季印象青春告白文化 |
分类: 影视书评 |
打开美丽的记忆宝盒
――北地散文集《当初印象》序言
天蓝蓝的,风软软的,阳光亮亮的,漫山遍野的红叶霞云一样摇曳着。好啊,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此时,我收到了北地精心写作的散文集书稿。可还没有来得及仔细阅读,我就应邀参加了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学奖的评奖工作,担任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委会副主任,封闭在泉城南部红叶谷附近一个宾馆里。本届评奖改革创新,向全国长篇小说茅盾奖评奖学习,首次采取大评委会和实名投票制度,责任重大,评委们谁也不可掉以轻心。直到圆满结束评奖之后,我才得以集中精力翻开了《当初印象》。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熟悉而又陌生的作者照片。这是北地吗?高高的个子,灿烂的笑容,一头秀发拢在脑后,俨然一位漂亮聪慧的大姑娘了。两年前,我曾经前往烟台参加北地诗歌集《蓝色风信子》的座谈会,留在记忆里的她,还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形象呢!她的真实姓名叫王胤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出生在河北廊坊,前几年随着事业成功的父母来到胶东烟台开发区上学。自幼受到热爱文学的母亲的影响,她也萌生了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加之周围师长们的鼓励培养与自己的勤奋努力,小小年纪就开始发表诗歌作品,不久出版了首部诗集,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小诗人了······
难能可贵的是:北地没有一丁点儿的骄傲,更没有满足现状停步不前,而是作为成长路上的加油站,更加朝气蓬勃地行进起来。在不影响正常高中学习的前提下,她不断练笔,由诗而文,利用假期一口气写出了这部洋溢着浓郁青春气息的散文集子。令人刮目相看。
实际上,早在出版那部诗集时,北地就显示出了超越其年龄的文学才华,而摆在眼前的这部散文书稿,又使人们看到了她日积月累好学上进所积蕴的文化素养。全书主要表现的是作者就读于烟台双语实验学校“九年九班”(她们爱称“久久”)的四年经历,其间有学习的艰辛,有友情的可贵,有成长的烦恼,更有生活的快乐。尽管是由一篇篇短文组成,但全书是一个整体构思,分门别类,各表一枝,犹如打开了一个美丽的天真烂漫的记忆宝盒,引领着读者走进这些可爱的少女少男的精神世界。
具体内容书中自有介绍,此处不再缀述。我想强调指出的一点是:北地所代表这一代中学生,永远对真善美富有强烈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我们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世代传承、发扬光大的重要保证。尽管在征程上会遇到不平静的风雨坎坷,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百折不挠的前进,一个人就会越来越进步,一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一个民族就会越来越文明。另外,作者在书中所展示出来的语言表达和人生哲理也令我感到十分惊喜。这说明她的文学写作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更加深邃了,假以时日,刻苦登攀,是会写出更为丰厚美好的作品来的。
比如她在文中这样写道:“我的记忆宝盒是多彩的、明亮的、幸福的,因为每当我一个人独处,看着窗外被夕阳点燃的晚霞、我的记忆宝盒就会不自主地打开,当我试图从匣子中寻找的时候,我都会惊奇地发现,我的一切记忆都能出发于那个幸福的原点。从这些原点出发,我会欣喜地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更看到那些我们当初没有体会但现在体会很深的人生真谛!所以,我要深深的感谢‘久久’,感谢四年的点点滴滴,感谢我们那疯狂、叛逆和倔强的青春,让我的幸福匣子更加迷人丰满,让我的生命更加充盈和丰富多彩,让我的青春更加激情奔放,我会为这些永远举杯喝彩!”
瞧,这段话语说得何等好啊!语句流畅明快,感情真挚饱满,富有一定的哲学思考。可以看做是全书的说明,也可以作为写作的宗旨,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而又给人以启迪。可以说,这个记忆宝盒是其一生的宝贵财富。它就像神话中的“月光宝盒”一样,让北地引领着她的“村长”、“白菜”、“熊熊”、“地瓜”等同学们和关心这一代青少年成长的读者,穿越时空,回到花季,去回味曾经的喜怒哀乐,去改变未来的悲欢离合。难忘“久久”,久久难忘·····
值得一提的是,北地生长在一个开明民主注重文化修养的家庭,父母关爱有加却不娇生惯养,寄予愿望却不压力重重,给她提供了一个宽松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是值得其他家长们学习的地方。
目前,北地还是一个正在备战高考的中学生,这部作品也是她的第一部散文习作,肯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如果在整体结构、精练语言和刻画人物上再下大功夫就更好了。但暇不掩瑜,本书显示出来的文学潜力还是十分突出、令人欣喜的。我相信并祝愿她考上自己喜爱的大学的同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写出更多的好作品,达到更高的目标。
愿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记忆宝盒,时常打开一下,洗心涤虑,重温逝去的岁月,校正前行的方向,汲取向上的力量······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