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的守望 执着的追求
(2009-09-05 21:54:19)
标签:
诗集作协文联青年作家德州 |
分类: 往事萦怀 |
深情的守望 执着的追求
――崔金鹏诗集《守望月光下的村庄》序言
在刚刚落幕的第六次山东省作家代表大会上,我见到了德州代表团的崔金鹏――一个阳光帅气、谦虚好学的青年作家。他现在德州市文联创作室工作,年纪轻轻,已经有十几年的文学写作历史了,发表过800多首诗作,出版了诗集、散文集、书法摄影集等专著,并且获得过十几项各种文学奖项,有些作品还被选入了中国诗歌年鉴、作品精选等版本,可谓年少老成、春风满面……
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我的老家就在德州地区的陵县,父母早年调到德州市委机关工作,我的童年、少年都是在“九达天衢”的德州城渡过的。长大成人后,还曾一度在如今德州文联的前身――德州地区文化局创作室工作过,后来参军入伍、来到省城,离开了令人情牵梦萦的鲁西北大平原。因而,我与金鹏可以说既是同乡,又是前后脚的同事,备感亲切。
闲谈中,金鹏说有一部诗集要出,请我作序。我说作序不敢当,但可以为家乡诗人的作品写几句话。因为我来自那片土地,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且非常希望德州的文学事业人才济济,一片繁荣景象。在这次作代会上,我有幸当选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之一。不用说,我家乡的作家朋友们尹铁铮、季桂起、邢庆杰、解永敏、包括崔金鹏等,与其他很多正直善良、光明磊落的代表们都是大力支持的。对此我深表感谢。会后不久,他就通过邮箱发来了电子版诗集《守望月光下的村庄》,还附有一封热情洋溢的短信:
许主编、许主席:首先送上家乡人的真心祝贺,祝贺您的当选。您是我们德州人的骄傲!自济南开会回来后,我一直整理我的第二部诗集《守望月光下的村庄》,已经申报黄河出版社审批,只待出版了。黄河是母亲河,德州是我们共同的故乡,这部诗集我想如果由您来写序言,将有重大的意义,还有您是《山东文学》的主编,我不少诗作曾在贵刊上发表,由你点评是有权威性的……
斯时,我正在北京出差――应中组部之约参加一部关于党建电视片的研讨。时令已是初秋,晚上月光如水,清凉如水。回到客房打开电脑上网,读到此信,一股暖意、一种责任感悄悄地涌上心头。我想:对这样的作家、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朋友,工作再忙也要尽心尽力完成这充满信任和情感的嘱托。于是在会议的空隙里,我打开金鹏的诗集初稿认真阅读赏析起来。只觉得,一阵清新的原野的风扑面而来,将我这个离乡多年的游子带回到了鲁西北大平原上去了……
此集中的诗作并不太多,页码也不太厚,但颇精致,分为三个专辑。其中一些曾在《山东文学》发表过,我都有印象。第一辑:《守望月光下的村庄》,主要是以家乡的乡土风情、人文景观为诗作素材,情意绵绵,充满了深深的怀乡之情。第二辑:《星光或金属的翅膀》,基本是以中国历史上古往今来的知名人物为描写对象,从其成功或挫败的人生中选取一点挖掘对后人有所启迪的诗眼。第三集:《心约蝴蝶美丽狂舞》,则多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涉笔成趣,拈来入诗,给人以世间美的享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读罢全书,细细审析。我对崔金鹏作品的总体感觉就是本文题目那八个大字:“深情的守望,执着的追求。”他守望的不仅仅是“月光下的村庄”,还有那份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减弱半分成色的父老乡亲和故土桑梓的情怀。他追求的也不仅仅是“文学事业的成功”,更是那渴望家乡和祖国日新月异地巨变,以及宝贵人生来此一世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他的作品情感丰富,真挚,朴实,这是一个诗人成功最基本,也是最难能可贵的素质。诗歌不同于小说或剧本等体裁,应以抒发真情为主,打动读者,引起心灵的共鸣。金鹏对家乡对亲人怀有浓得化不开的情感。他是个孝子,也是个性情中人,为数不少的怀亲之作,感人至深。比如《父亲》一诗:
在菜畦边吸烟的
想起你的时候
我正在城市中的
缝隙里
被你吐出的劣质烟
呛的流泪
聊聊几笔,将一位为了儿女幸福终年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父亲形象,以及一个远离故园打拼城市无时无刻不在思亲的儿子身影勾勒出来。那句“被你吐出的劣质烟呛得流泪”之语,给人印象深刻。这里边既深藏着强烈的想家之情,也是担忧父亲的身体,更有一种男子汉的刚强与坚韧――一定要在外面干出个样来光耀门楣、孝敬父母。如果直说想家想得流泪,便直白了,也没有更多的含意……
其次,金鹏是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诗人。在他眼里,一草一木、一枝一叶都是诗,古代的人物,身边的小景,看一节史书,听一曲音乐,都能从中感受到美好而深邃的诗情所在,挖掘出发人深省抑或催人奋进的东西来。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生活中到处有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抒发的,而本文主人公已经初步具备了这样的一种本领。不是吗?请看这一首《除夕夜:放爆竹》:
一年只穿一次的彩衣
紧紧裹着
民间最浓烈的情意
点燃
古老的节日
今夜,人们终要
握紧一根
饮过烈酒的骨头
抵御大雪后的某些记忆
过年了,家家户户放鞭炮是千百年来的习俗和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古时也曾有过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七言绝句,但崔金鹏以自己独特的观察体味,用现代诗的手法,把这个平常的事物写出了另一番新意。特别是那句“握紧一根饮过酒的骨头,抵御大雪后的某些记忆”,道出了一种坚贞与希冀,可谓出奇制胜之语。
第三,他的诗歌作品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短小精悍、意味深长。如今,文坛上有一种倾向:越写越长。小说下笔上万言,几万言,诗歌长达几十行、上百行,散文也是洋洋洒洒地长篇大论,似乎写得长写得多才能显示出水平高来。其实不然,不管什么体裁题材,写短了、写好了更不容易。纵观崔金鹏这部诗集,大都是短章佳作,值得称道。诸如《鲁迅》,那是一个民族魂式的人物,如果放开写,多少语言都难以描绘。可他这样写道:
半寸的野草
在
就能顶起
一刃目光
剖刻一个民族的思想
常常
在深夜伏首
让自己的血液呐喊着
点亮东方
看到这里,我不禁击节叫好。爱好文学的人都熟知鲁迅其人其作,他的发型永远是板寸、钢针一样透露出不屈的性格,他的散文诗集《野草》,向人们传达最深的生命体验,发忧国忧民之感慨。金鹏的诗把这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鲁迅先生的特点。此外,还有《古运河》、《泰山日出》、《龙》、《向日葵》、《黄帝》等篇什,都基本达到了惜墨如金、以一当十的艺术效果。其他短诗中也不乏佳句,如:“古道,一条最美最美的疤痕。”《古道》;“一根细细的思绪,在异乡三月的天空放牧。”《风筝》;“提着一盏灯笼,在梦里寻找童年。”《萤火虫》等等。令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当然,崔金鹏还很年轻,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跋涉,《守望月光下的村庄》也只是他的第二部诗集,其中自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比如有时为了求得新奇,有刻意营造的现象;某些意象的引申比喻,也有重复之感。这些都是需要今后创作中加以注意的。因为有的作品单独看,使用这种艺术手法很新颖奇绝,但全部放在一起,就可能会感到似曾相识,影响观赏性。暇不掩瑜。我以为这部诗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是金鹏诗歌创作上的新高度。我真诚地向他表示祝贺,并向广大读者推荐。我为我的家乡出现这样一位深情守望、执着追求的青年作家感到由衷的高兴!希望他再接再厉,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