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寄语
(2008-12-25 22:37:54)
标签:
山东文学新春寄语文化 |
分类: 文朋诗友 |
新春寄语
紫气东来,大地回春。
在纷纷扬扬的瑞雪之中,我们告别了艰辛而辉煌的2008年,迎来了充满希望而重任在肩的2009年。《山东文学》也翻过去旧的篇章,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009年,是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年份。2009年,是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省举办的年份。创刊于1950年的《山东文学》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路前行,见证了山东省乃至神州大地的各个历史时期。春夏秋冬,风霜雨雪……
无庸置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雅文学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我们要牢牢坚持爱岗敬业、守土有责的原则,齐心协力办好这份代表齐鲁文坛、具有山东文化“窗口”和“园地”之称的文学期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此,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热爱文化事业的有识之士,伸出您的温暖之手,大力支持《山东文学》开拓前进。曾有许多各部门各地市的领导人、企业家和读者群众表示过:“《山东文学》不仅仅是作家们的文学,她是山东人民的文学!”这话说得何等好啊!这对我们既是理解、爱护和关心,又是鼓舞、激励和鞭策。
2009年是中国农历的牛年。牛年要有牛的品格和劲头。《山东文学》以十二个形态各异的牛为每期封面――这是著名画家陈全胜和史速建专为《山东文学》精心设计绘制的,寓意要像老黄牛那样去耕耘、去拼搏,脚踏实地,奋力前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民族魂鲁迅先生的名言,是我们行为处事的座右铭。
新的一年里,我们成立《山东文学》理事会,众志成城支持文化事业,共创双赢局面;我们筹办《山东文学》年度大奖赛,扩大文学和刊物的影响力;我们举办《山东文学》青年作家笔会和采风活动,培养山东文坛后备力量;我们建立《山东文学》书画研究院――文学是包括书法绘画等一切文化艺术的母体,团结广大书画家和爱好者,增强办刊活力……
时光流转,薪火相传,如今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班人手上。我们决心在前辈心血的基础上深化改革、创新工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振雄风,再创辉煌,为继续高扬“文学鲁军”的旗帜、为培养一代代山东作家、为把我省建设成文化强省竭尽绵薄至诚奉献。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
朋友们,同志们!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春天的脚步正在走来。回顾过去,心潮澎湃;展望未来,信心满怀。让我们张开双臂、敞开胸襟去热烈地拥抱这个温暖而美丽的春天吧!
《山东文学》社
(2008年11月,《山东文学》社长、主编毕四海同志退休,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决定由我主持全面工作并任法人代表。自己倍感任重道远,但在各方大力支持下,遂大胆工作,力争不辱使命、不负众望。近一月来,渐入正规。新的一年,《山东文学》将以崭新面貌问世,希望各位文友继续给予关注、声援和帮助,再创《山东文学》辉煌,繁荣山东乃至全国文学事业!此文将要发表在2009年第1期《山东文学》上,现刊于此,以飨读者,先暏为快。许晨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