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新奔驰”,烧得还是“老汽油”

(2006-07-01 02:10:33)
分类: 文化活动

德国“新奔驰”,烧得还是“老汽油”

许 晨

  尽管我非常喜欢技术精湛的阿根廷队,喜欢克雷斯波、里克尔梅和梅西们,但在本场赛前还是预测德国队将获得本场比赛的胜利,第一个闯进本届世界杯四强。

  为什么?就因为德国人是东道主?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不不,不完全如此。这一回绝对与上届韩日世界杯不一样,不会像所谓“太极虎”那样,本身没那个金钢钻,却依靠“主人”身份,没皮没脸,不择手段,死气白赖地“钻”透了许多磁器活儿。人家日尔曼战车本来就有深厚的足球底蕴和实力,曾数次摘下了世界杯冠军的桂冠。这次又在“前锋”少帅克林斯曼的率领下,锋芒毕露,加之本土作战士气高昂,一路高歌,所向披靡,再胜一场不足为奇。

  说来有趣,比赛转播一开始,我们又听到了那个熟悉的声音:曾坐在“风口浪尖”上的黄健翔的“激情解说”。我立即给同在一个城市一个单位同一个观点的朋友张海迪发短信(我们这两天同时写博客力挺黄健翔,呼吁继续给他机会解说世界杯),于是有了下列一段对话:

  “海迪,在看球吗?黄健翔复出了,激情依然,网友们的呼吁见效了,包括你和我。”

  “是啊,老许,只有他解说才好看啊!咱们的判断是对的,现在不是文革啦!”

  “对对。今天我预感到德国队能赢,他们状态太好了,又很顽强。你说呢?”

  “我也是,不过阿根廷踢得太漂亮了,但愿好运。不然要准备‘为他哭泣’的歌了”

  当两队打成一比一,进入激烈的点球大战,我们与所有观战的人一样都屏住了呼吸。心脏有点受不了,海迪短信献良策,吃根冰棍降降温,恰好我冰箱里也有,大叫好主意,马上拿来一根,才平静镇定下来。最后果然不出所料,德国队依靠神奇门将莱曼的稳定发挥,接连扑出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两粒点球,淘汰了一度领先、踌躇满志的阿根廷队,昂首进入了半决赛。全场一片欢呼。电视中黄健翔依旧声音高昂的评论着,远在国内的中国观众还是感到了某种收敛。不管怎么说,中国传媒大度成熟了,生活的河流泛起一朵浪花,又平稳地向前流去。球队和球赛应该永远是世界杯的主角。

  海迪去准备上传那首经典的歌曲《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了,我则来到新浪博客上匆匆写下这篇随笔。正像本文开头所说,潜意识中,德国队可能要获胜,结果幸而言中。当然,阿根廷队非常优秀,技术娴熟,得心应“脚”,下半场开场不久就确立了一球领先优势。不幸的是,他们碰到了具有钢铁一般意志的德国队。尽管眼下这支队伍多为年轻人,主帅也是位三十来岁的少壮派,堪称一辆出厂不久的“新奔驰”,但他们内心深处骨子里燃烧着的还是“老汽油”,没有加现在的“乙醇”,跑起来特别有劲儿,特别坚韧不拔。

  此役使我想起了一九八二年的世界杯上,德国队与法国队那场经典大战:也是一比一加时赛中,如日中天的普拉蒂尼率领法兰西人梅开二度,三比一!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了。这时,德意志真是意志坚强啊!老将鲁梅尼格上场了,启动即将熄火的坦克又向前冲去,连扳两球,把比赛拖入了点球决战。最后,还是法国人垮了下来,七比八俯首称臣。所以,当今晨看到克洛斯顶入一球,一比一扳平时,我便预感到将互罚点球了,而且德国队将获得最后胜利。因为,这时主要比得不是脚法技术,而是意志品质。日尔曼人永不言败的拼劲和传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某种角度上说,东道主如果早早被淘汰,将使世界杯失色不少,特别是德国这样传统强队的国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总会受到组委会这样那样的关照。可严格的讲,这次克林斯曼的战车,没有任何特殊的照顾,而是完全靠自己的实力硬打上来的。胜之无愧。阿根廷当然也是十分出色,只是总要有一个高下之分,在技战术平分秋色的前提下,谁的斗志更高昂谁将占上风。无疑,这个夏天的这个夜晚,德国人更自信更坚韧一些。阿根廷虽败犹荣。他们奉献了精彩的比赛,让我们享受了美好快乐的夏天。他们还会再站起来的!

  写完此文,我马上来到了海迪的博客,果然听到了那首凄美、柔中有刚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静夜中,我静静的听着,眼睛湿润了,心中则燃起了希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