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15"来了

(2007-03-15 18:46:26)
  昨晚几乎一个晚上没有睡觉,起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这样阴雨绵绵的天,除了去自修室,就是睡觉,起来的时候和宿舍的说:"明天315?是不去超市呀?"后来才知道,今天是"315",现在就是315!
  不由自主的思绪在飘~~~
  和全国数以亿计的消费者们一起迎来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纪念日。在此期间,有关部门纷纷亮剑出拳,或监管食品安全,或堵截坑农物资;大小媒体也共同聚焦消费话题、为消费者权益摇旗呐喊;“消费和谐”也被确定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二00七年活动主题。全社会涉及消费的人员之广泛,消费活动在社会生活中之份量,足以使保护消费者权益成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3。15”已经真正成为消费者的节日。
应当看到,这些年来在国家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消费者们的权益正逐步得到确立,消费领域的主流是值得肯定的。但在逆消费领域主流而动的暗潮中,我们又不能回避制假售假、消费欺诈等不良行为的存在。屡禁不止的“假冒伪劣”,对消费者权益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是实现消费和谐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我的印象中,“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和“3。15打假”几乎成了同义词。面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在“3。15打假”的旗帜下,消费领域“365打假”的任务依然是任重道远。“打假”绝不是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团体的事情,它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打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法规、机制、道德等诸多方面的集成。
 
   如果说,商品质量问题是由于生产水平的缺陷和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所导致,制假贩假则是不法之徒因利欲熏心而做出的罪恶勾当。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在作出此类伤天害理之事时,行恶者竟是那样心安理得;更令人堪忧的是弄虚作假之风已蔓延到社会的其它领域。
 
    我由此而思考:一个有几千年文明历史,讲究礼仪廉耻的民族,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怎么会滋生出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畸瘤,民族肌体的免疫力就如此的低下?对于这颗畸瘤的整治,虽几动干戈,却迟迟不见铲除。这里除了打击力度、管理方式等治理手段方面的问题外,社会诚信的脆弱无疑给了畸瘤赖以生存的环境。而社会诚信的脆弱,除了每一个社会成员需要寻找自己的原因外,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否也应该剖析一下自身的责任?
   睡的迷糊了,洗脸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春?来了?
后一篇:迷失的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