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乞讨,该给钱吗?

(2006-10-05 11:31:49)
面对乞讨,该给钱吗?节日的大街,人头攒动。人们在享受国庆长假的同时,也经常看到一些不想看见的场景。在路边,在街角,在广场,在公园……凡是人多的地方都能看见一些乞讨的人,或带儿女,或身有残疾,或有一张个人说明来告示自己的身世,……这些人都打扮得很可怜,凡是多看几眼可能都会产生怜悯之心。更多的路人选择避让,无视,难道是老百姓的同情心没有了吗?难道是大家都麻木了吗?

我想,大多数人还是有同情心,愿意伸手帮助他人的。之所以无视乞讨的人,更多的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些职业乞讨的人并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因乞讨而富裕的人有很多,前些年有些媒体的报道也使乞讨人的背景和黑幕大大暴光,人们从此多了一个心眼,那些乞讨的人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人。那些乞讨的人是不想付出就想收获的人,或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骗取钱财的人。

经常看见一些家长带着可爱的孩子经过乞讨者的时候,孩子会提出去施舍,家长呢,就给个一元几角的零钱,让孩子满足心愿。满足孩子爱心的蔓延,小孩子的爱是无私无欲纯净的,谁又愿意打破孩子的那一丝美好心愿呢?可我们的爱心真的就这样送出去了吗?

面对街头乞讨的人,我们更多的人是无法辨认真伪的,也许我们在送出点点爱心的同时,也纵容了一些不劳而获的人。在我们把同情的目光停留在乞讨者身上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正被那个趴在路边的可怜人利用者,他们利用着人们的一片好心,让表面的伪装蒙住了大家的双眼,让丑恶继续蔓延。让乞讨者觉得这不再是羞耻的事情,甚至心安理得接受施舍。

古有不食嗟来之食,不饮盗泉之水的有气节的人,今有宁死不吃救济粮的朱自清,他们给人留下的不仅是一种民族气节,还有做人的原则。我们在把我们的同情心到处奉送的时候,因该想得更多一些。民风不是不淳朴,政府不是不作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乞丐?他们值得我们同情吗?我们在奉献爱心的时候,是不是也成了助长社会坏风气的帮凶?是不是让政府的许多职能部门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这个社会有他潜在的许多游戏规则,大家都来遵守规则,事情就好办了。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的捐款捐物的活动,这些通过政府、社会力量组织的献爱心活动是让人更放心的,通过这样的渠道,我们的爱心能真正送到最需要的人的那里。虽然我们的社会还有许多制度不健全,但是社会风气的改善要靠每一个人来努力,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在告诉别人一个社会信息,诚信社会,法制社会,是在点滴中建立起来的。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要找政府,找社会力量。而不是靠不劳而获,靠别人的施舍。人穷不可耻,可耻的是志短和无志。天道酬勤,如果大家都不去施舍了,那些乞讨的人就会考虑其他办法了,没有空子钻了,他们就会考虑自食其力,哪怕是街头卖艺。我们应该鼓励什么?排斥什么?社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都值得大家思考,社会需要规范,需要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大家遵守游戏规则。谁不想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里。可这个和谐美好是需要大家努力才能达到的。

每年国家社会都会组织一些奉献爱心的活动,人们捐钱也好,捐物也好,都是一种美好社会风气的体现,这种捐赠也来捐的放心,赠得塌实,何乐不为呢?在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很少看见乞丐在街头,除了国家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外,民众的认识也极为重要,有那么多的各种慈善机构来代理大家的爱心奉献,为什么还要民众自己站在街头来识别谁是真正困难的人呢?当我们看到乞讨者的时候并不需要犹豫,也不需要去判断。我们只需要把我们的爱心通过正规渠道通过社会力量来送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民众的同情心不该再被人利用了,面对乞讨者,我们该思考很多问题,而不仅仅是给钱还是不给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