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四夕
四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50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的痕迹

(2006-12-11 14:41:46)
分类: 边走边看
      记得几周前在教室看《包法利夫人》,不知道旁边坐的谁,翻着那本书,说一点也不喜欢看这种已经旧的发黄的书,故纸堆,太老了。
      可我挺喜欢,手摸到到泛黄的的纸页,有微微的毛躁的触感,不似新书的光滑。但这种毛躁感并不会让人有丝毫的不适,它很柔软。还有那种说不上来的旧旧的味道,那绝不是翻看的人太多留下的带有人体气息的味道,而是随着时间流逝积淀下来的最自然的气味。
      如果怀旧、沧桑这类词可以用一种味道来界定的话,它实在是恰如其分。
      2005年年末的时候,我在图书馆借到了一本旧书。极其普通的一本书,就连名字都已经被我忘掉了。在书后的借阅卡里我发现了大一思想道德修养课老师的名字,时间显示是1995年。
      上课的时候,她曾经跟我们说过,大学的时候从没想过要留校。毕业之后回家乡工作了两年,觉得还是喜欢有两个长长假期的生活,于是就回来考研当老师了。
      很可惜那个时候她已经不再教我了,如果我可以把这本书拿给她看,她会有怎样的感触呢?两次翻阅之间,人生的十年就已经走完。十年之后的生活跟她当初想象的是多么的不同!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又有谁知道?我猜想那种感觉,会不会和重逢多年未见的好友一样,往事在一瞬间就像电影画面那样在心里一一呈现?
      原以为自己都忘记了,其实只是忘记了自己还记得。而且是在心里,不是脑子里。
      从那以后就开始注意旧书后的这些借阅卡,期待还能发现某些熟悉的名字,但从那以后再也没发现过了。
      假如拍一部电影,拿着这张卡,寻访这些人,讲述他们的当年和现在,该是怎样生动的故事?
      行走留下的痕迹,又像是一把尺子,只有看到它,你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    
 
贴几张我看到过的年代比较久的借阅卡

行走的痕迹

  

行走的痕迹

 

行走的痕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