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近沸沸扬扬的关于兰大的一件新闻

(2006-09-27 21:10:12)
2006年8月30日,一个名为“ jiazhi”的人在西北望BBS上发了这样 一篇帖子:
       我们06级的新生为啥要排队
       刚进校没几天,就被师兄师姐们笑话,说吃饭打饭不排队
       去邮局银行不排队
       我们为啥要排队,难道新生就不能受优待,从小到大第一次出门,啥都不知道,没在这么大的食堂吃过饭,没独自去邮局取过东西,没在银行提过钱,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我们为啥要排队
       难道当年师兄师姐们大一一来就都排队了,今天的我们就是昨天的你们,又何必如此笑话我们呢!
       与其笑话,不如在当时能提醒我们一下
       你说是不是:师兄师姐们? 
 
    这个帖子截至目前:9月26日 , 已经跟了23页, 共229 帖。
    9月21日《兰州晨报》关于这个事件的报道全文:
    兰大学子固守多年的好传统在今年8月底被打破了!“肇事者”是一些刚刚跨进校门的大一新生,他们进食堂吃饭、到邮局取钱、去超市购物很少排队,并在校园网站BBS论坛上发帖质问“我们为啥要排队”,一时间,回击声、声讨声不绝于耳。“排队事件”在兰大校园引起如此震动,折射出的问题不单是素质,而是养成教育的缺失!
   网上热战:
  狠批“为啥要排队”
  8月30日,兰大校园网“西北望”BBS论坛上,一个网名叫“假肢”的大一新生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刚进校没几天,就被师兄师姐们笑话,说打饭不排队,去邮局、银行不排队……从小到大第一次出门,啥都不知道,没在这么大的食堂吃过饭,没独自去邮局取过东西,没在银行提过钱,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我们为啥要排队?”
  此帖一出,师兄师姐们纷纷跟帖“抗议”。“英雄本色”回应:“不知者无罪!不过这位师弟做错了事,好像还理直气壮!”“形影不离”说:“排队与新生的身份有什么关系?你已经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怎么连公共场所要排队这种最基本的素质都没有?”“薛呆”说:“双胞胎出生还要排队,何况你接受了十多年的教育!”“厄尔”回击:“排队这种事没有新老生区别,这是你与社会的连接点!如果大家都不去排队,这个社会将会变得一团糟。”
   记者调查:
  新生破坏好风气
  9月14日上午,记者走进兰大榆中校区采访。“上周末,我去银行取钱。当时我排第3位,后面几个身着军训服的新生好像没有看到有人在排队取钱,全挤我前面去了,结果我排了半个多小时也没取到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二女生说。
  中午吃饭时,记者在第一食堂看到,学生成群结队涌进食堂打饭,秩序井然,倒是六七名佩戴胸卡、在食堂窗口附近“巡逻”的学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后经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学生会干部,职责是“纠察”插队的学生。一名“纠察”说,新生刚进校时很乱,他们不光在食堂打饭不排队,去邮局、银行、超市也是这样。一天中午打饭时,他原本排在第3位,一群新生突然涌进食堂,径直冲向窗口抢着打饭,等轮到他时,那些新生已经吃完了。随后的几天中,这种势头有增无减,老生们不得不采取措施:“后面排队去!”即便如此,仍有不少新生不理不睬,坚持插队。
  食堂的一位师傅告诉记者:“老生在这里都有自觉排队的习惯,新生进校后,这种传统被打破了。尽管前面有许多老生在排队,那些娃娃硬往窗口挤,弄得我们也不知道先给谁打。”
  学生会干部小苏说,新生在论坛上发帖“我们为啥要排队”,这是向传统的道德底线发出挑战!
  兰大学生会专职秘书长黎春林告诉记者,新生进校后首先要接受校风、校纪等入学教育,唯独没有进行养成习惯的教育。兰大学生在食堂打饭、银行取款、超市购物时,都自觉排队,这是传统。榆中校区现有一家银行、一家邮局和两个大食堂,高年级学生能主动排队,新生为什么不能?
  专家看法:
  养成教育的缺失
  兰大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剑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队现象在兰大校园中出现,是个人养成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中小学教育的缺失,更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兰大社会学院副教授黄少华表示,如今的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宠现象十分普遍。学校里,老师经常教育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可回到家里就成了“少爷”、“公主”,家长常常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这势必会淡化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缺乏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就不足为奇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步调不一致,是导致孩子养成教育半途而废的一个重要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