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这一天,据资料记载,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的日记除了7月5日汇总过前三天发生过的一些状况外,此后一直到第三周我把日记本从学校带来,这段时间再没有记过一个字。而我的采访本也显示,这一天我确实没有什么任务。我的采访本向来记得详细,去了哪里、时间、内容等等。虽然没有记日记,但假若我的采访本里有这样一条简短的线索,我也可以凭着它把那一天比较奇特的状况再现出来。
那么,接下来的实习日志就完全要靠我的记忆了,其实包括上面几篇中的某些内容也都是我回忆里的内容,而不是日记上的。比如在人民剧院和那个女记者的对话,在马路上和刘老师的通话内容,我还是比较忙的,不可能把这么详细的对话过程都一一记载下来。我还记得是因为我到现在还没有忘记(这句废话真的够废,但我确实想不出其他的理由来,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我的记性还不错吧,呵呵,自恋一把!)。
不过,虽然说7月6日这一天是个无头悬案,我还是有信心像名侦探一样把它的真面目层层剥离出来。
按照经验,无所事事的这一天我一定心情郁闷,无聊至极。事实确实如此,我在新浪的邮箱显示我在这一天的13:55分给一位朋友发了封电子邮件,包括对报社老师们的基本满意,对总是闲着没事的极大抱怨和愤慨等等繁杂的内容。但主题还是围绕着抱怨和发泄郁闷进行。
只要理出了一条线索,其他的事情也开始清晰的重现在我的脑海里。发完邮件,我的幸运也就随之到来。下午将近6点,刘老师回来了。那时我已经灰心丧气,瘫在后面的椅子上,慨叹一天又荒废了准备去跟老师告别回去吃饭,老师却忽然拿了几页材料向我走来,
“你把这个写一写,写个四五百字吧!”
我接过材料,坐在电脑前先翻看了一下,是关于浙商论坛的。但那几页材料却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有两张表格是行程安排,有两张是指示新闻单位要怎么宣传的,而真正关于这个活动的简介只有一张不到150字的内容,这可真让我犯难,怎么写够四五百字呢?我想还是先查些背景资料吧!时间紧迫,我一边找资料一边把材料上的内容先打上去。刘老师好像很急的样子,时不时地走过来看看,或问问我写完了没,更弄得我焦灼不安.。就在我写了有400来字,但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刘老师可能实在等不了了,他自己亲自上阵操刀了。总算松了一口气,其实从我开始写到这个时候,大概也就15分钟左右,我在心里安慰自己道:“没关系,材料实在是太少了啊,多点时间一定可以写好的。”
刘老师很快的补充修改了一下,就提交上去了,他立马又开始写另一篇稿子。那时已将近六点半,看老师那么忙,我实在不好意思上前问我能不能走了,于是就继续在那里坐着。不一会朱老师又忽然问我:“你现在有事吗?”我说没有,朱老师说,我这里有几页材料,你帮我打上去吧!我说好,就坐到她的电脑前。我又说,老师你不介意吧,我打字可能有些慢。老师说没关系的。
这是一份有两家企业超标排污被通报的材料,我开始打的时候,朱老师说:“不慢呀,比我快!”我真的从来没觉得我打字很快,因为以往总是给自己打,悠悠闲闲,删删改改,可不是慢嘛!现在可不同了。不过那份材料打得还是比较慢,污水里的好多化学名词还挺难找的,数字,符号什么的也很多,密密麻麻的三页,打的我眼睛都有点花。最后一页才开了几行,朱老师看王璐她们几个都走了,于是就很体谅的说,我来打,你赶紧回去吧!那是我实习几天留得最晚的一天了,所以也就没有推辞,慌慌忙忙的就回去了。
走路上我想想,我这个人还真是够没眼色的,其实也就刚接近七点啊,夏天哎,也没有很晚,我跟老师坚持一下,打完了多好啊!怎么说朱老师也指导过我,给我信心。她现在又没有实习生,我该多为她做些事情才好啊!
我现在想想,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已经把朱老师也完全当成是我的实习老师了,尽管这种“当”带有强烈的一厢情愿的色彩。每次离开,我开始习惯向两个人打招呼:朱老师再见,刘老师再见。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每天早上擦桌子,不再只擦刘老师的,而把后面朱老师的也擦得干干净净的。在我的忙碌的不能每天早上到报社擦桌子的第二周之后的第三周,我开始和王璐各负责一边,我从这一栏最头的李老师那里一直擦到最后的主任那里,王璐从另一边的崔老师那里也一直擦到最后的梁老师那。
对我来说,每一次擦桌范围的扩大,都是我在内心里对报社的感情又加深了一层。还好我没有实习很久,假若是大实习,我岂不是要变成报社的清洁工?
呵呵,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