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杰明-巴顿奇事》影评五

(2012-02-23 12:55:22)
标签:

本杰明-巴顿

生命的意义

影评

休闲

分类: 电影和小说

       有评论说导演大卫-芬奇对这部电影处理的手段非常地调,认为全片不过是以一种倒带人生的视角阐述爱情问题,与《阿甘正传》相比更是缺少了对国家的忠诚和人性其他元素作为宏大的命题。事实上,结合影片最初创作构想的起源、马克吐温的这句话——“如果我们能够出生的时候80,逐渐接近18,人生一定更美好”,我们可以知道仅仅把这部电影作为爱情片来理解就太局限了。

  生命是一个华丽盛大的礼物,不管它是正转,逆转,不管它经历欢喜,伤悲,它都棒极了。它带你走过不同的地方,经历不同的时光,遇见不同的人,发掘不同的自己。它充满偶然并时常带有点悲情色彩。它给你荣耀也给你挫败。它让你爱很多人也把很多你爱的人带走。它向一个方向走,不能倒流。
  至于其他宏大的命题元素,我想更是看完这部影片我们致力要抛弃的。不管是阶级、种族、性别还是其他任意的自我身份,之于本杰明这样被颠覆的人生范式在某种意义上说都太过肤浅了,它们很难展现出人们自我身份的一致性——所谓人生之道,无非是尽人事之外,还要领悟有天意,得失之间方能天宽地阔。人总不能为了拥有一种正常的,标准的或者优于这些原则的生活,而在追逐中失去着消耗着生命的热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