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体育刘健案中国足协业余青岛中能他乡故知 |
分类: 他乡故知之足球天下 |
刘健案更似闹剧,足协业余成笑柄
文/他乡故知
“罚款40万元”、“扣本赛季球队积分7分”,这就是之前风靡一时的“刘健案”最终足协给的定论,此消息一经公布,可谓轩然大波,本已经被人淡忘的“刘健案”再次成为大家的谈资。因为球员转会而扣分的,这应该是中国足球的首例,即便是在世界足坛,这样的案例也不多见。巴萨在签约U18球员时违反了规则,被给予“14个月禁止转会”的处罚,而中能案到底真相几何?
依据到底是什么?足校给出的所谓理由是“青岛中能俱乐部在刘健转会合同纠纷一案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这其中的弄虚作假到底是啥?是之前一直围绕“假签名”的纠纷吗?没有给出具体的理由,就给出这样的处罚,足协显然给人的感觉是太过业余。看看国际足联对巴萨的处罚,再瞧瞧中国足协的所谓决议,简直是笑谈。当然,中国足协的业余水平大家业已领教多时,此番再弄出这样一番闹剧,也算是他们的真实水平了。
青岛中能发布发布会,强烈谴责了中国足协,并声称坚决不接受,并将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俱乐部的权益和尊严。很显然,对于中国足协的所谓决定,中能根本不认账,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时态还会进一步发展,关注点和影响范围会更广。
刘健的签字到底是否伪造?退一步讲,基本合同签名是伪造的,也不应该罚球队的积分啊?凭什么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就处罚一支球队所有队员和教练员的努力呢?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即便是俱乐部违规,也不是一支球队的问题,是俱乐部高层与刘健之间的问题,凭什么要扯上其他的队员?总不能因为目前青岛中能冲超无望保级无忧就扣分吧。或者说这样的扣分,又会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足协想杀鸡儆猴,可自己的刀不利落,不小心伤了自己,让更多的人看笑话。中国足球黑暗的地方很多,也许所谓的“阴阳合同”有很多,让中国足球很受伤,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真能奏效?鬼才信!
青岛中能送走的人才的确太多,从当年的高明、曲波到后来的姜宁再到现在的郑龙、刘健,每一个都是旗帜性的人物,都是在球迷心中呼声很高的队员,但最终还是没能留住人。郑龙的事儿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让中能与恒大结下了梁子,当刘健再次转会的时候,中能显然有些不乐意。可以说,在刘健案中,恒大其实扮演者非常不光彩的角色。试想一下,如果刘健去的是其他球队,或许这样的闹剧就不会发生。
保护球员是每一个俱乐部和足协应该做的事情,可一旦球员威胁到球队的核心利益,也还是要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荣誉,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就是这个道理。刘健现在与青岛队闹翻,显然有些不太明智。毕竟是自己的母队,是培养自己的地方,虽然他的老家是淄博但毕竟老婆还是地地道道的青岛人,现在弄出这样的闹剧,总给人一种“背信弃义”的感觉。其实刘健很早就想离开中能,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最后以这种方式离开,确实太匪夷所思。他已经是30岁了,作为一名球员,他没几年好光景了,多挣点儿吧,免得最终人财两空。
中国足协要想真的服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法可依,也是一种必须条件。希望这样的闹剧尽早结束,希望中国足协早日摘掉业余的高帽。有些事儿不能领导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还得靠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