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亚锦赛中国夺冠
(2009-08-19 23:03:25)
标签:
篮球亚锦赛郭士强专家易建联王治郅朱芳雨他乡故知体育 |
分类: 他乡故知之篮球风云 |
折戟兵败是轮回,谁的嘴脸在乱飞?
文/他乡故知
当然,假设是毫无意义的,但有时候问题反过来想想,似乎更容易理解。
这样的结果看起来更像是造化弄人,赛前几乎被媒体和球迷“定格”在冠军上的中国男篮,在决赛中竟然被对手搞得晕头转向,毫无还手之力。就连之前每场比赛结束后及时更新博客的篮球专家们也都长时间的、极为一致的保持沉默,很显然,这让专家们都有些措手不及,或者是男篮表现太差,知道内情的专家们在考虑如何避而不谈这样的问题。倒是草根们一浪接着一浪的痛批,几乎让中国男篮所有的罪行“昭然于天下”。
不管篮协官员们怎样庇护,不管郭士强如何为队员推脱甚至把责任一股脑的揽到自己身上,但中国男篮的确存在很大的问题。
假如男篮夺冠了,媒体自然又会是一阵的追捧,“联郅组合”或者“易核心”诸如此类必将充满报端,郭士强也会被鼓吹甚至深化,什么“年轻就是财富”、“一点让少帅无敌”等等,必将会让中国篮球再次成为热炒的对象,甚至第一运动等等也会被搬出来吹捧一通。
中国男篮已经得到了太多的追捧,从姚明的状元秀到中国NBA球迷的与日俱增,从曾经风靡校园的足球队服到现在大街小巷几乎各年龄段人气满是NBA队服,篮球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甚至也可以定义为绝后!而随着姚明的成长,他已经成为中国篮球的代言人甚至是带名字,姚明就意味着中国男篮,中国男篮就是指姚明。一个如此的定义甚至在很多人眼里形成共识,以至当姚明真的因伤无法参赛的时候,我们总是想起“如果姚明在”的假设。中国只有一个姚明,姚明也只能有几年辉煌职业生涯而已,他带给我们的,肯定不能仅仅是成绩上的满足甚至是虚荣,更大的是篮球在国内的推广,如果中国篮球真的拿姚明当作靠山,那才是中国篮球的悲哀。
假如中国篮球夺了亚锦赛冠军,不知道那些篮球专家们是否还会想起中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们的中国男篮后备人才匮乏之说是从何而来,如果真的如他们所说。那么,此前他们鼓吹的大学生超级联赛和CUBA大学生联赛又怎么解释?在CBA联赛的解说中,使劲儿夸奖中国男子篮球联赛的时候难道也是敷衍了事而已?很想知道,这些专家们在以后解说CBA时会是如何心态,会怨妇般的抱怨还是大肆的宣扬男篮的好。我深信,相同的是眉眼,不同的是嘴脸!
假如中国男篮夺冠了,之后的斯坦科维奇杯又将是某TV大肆宣扬的品牌,拿老百姓的眼球当灯泡。此番兵败之后,斯杯似乎真的彻底被遗忘,易建联要去美国、朱芳雨去看病了,大郅应该处于一个疲劳期,其他的也都是“打哈哈”的应付了事而已。昔日见证豪门拼杀的斯杯变成了不痛不痒“死杯”了。
假如中国男篮夺冠,相信很多国外媒体会有诸如“裁判让东道主夺冠”的报道,尽管我们靠着裁判的帮助才挺进了决赛,尽管决赛更像是一场“非技术性”失败,但带给我们的冲击却是巨大的。
假如中国男篮夺冠,姚明会急,火箭会急,全世界姚明的球迷都会找郭士强拼命。都说大热之后是大冷,这是宿命,更是轮回。
如此看来,中国篮球输球可谓利大于弊,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兮,祸兮,总归不能(祸兮你)和稀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