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芬案”让人审美疲劳
(2008-11-18 10:07:05)
标签:
跳水于芬周继红足球篮球排球举重体制他乡故知体育 |
“于芬案”让人审美疲劳
文/他乡故知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于芬案终于再起涟漪,国家体育总局游泳中心终于公布帐目,把人们的眼球再次吸引到为国人创造了无数辉煌的跳水队身上。然而,所谓的公开帐目更多的是给人隔靴搔痒的感觉,而真正的内幕,或者说产生如此事件的真正元凶却丝毫未被涉及。
就事论事早已是中国体育的所谓传统,或者说是另一种潜规则也不为过。从足球的溃败与糜烂,地球人都知道了中国足球的体制有问题,却没人能真正痛下狠手,有的只是之乎者也的呼吁与呐喊,而真正涉及到痛处的时候也只是简单的谩骂之后了事。
中国篮球似乎让人们看到希望,似乎远离假球黑哨,可近几个赛季“客场尤为难打”早已是圈内公认的事实,即便是有姚明、易建联这样的巨星撑着,中国篮球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质疑。特别是凤铝案的横空出世,给中国篮球的体制提出了新的考验,而最终也只能以凤铝退赛不了了之。
三大球的另一个排球,似乎争议颇少,有的只是女排国家队的人选,还有男排的实力赢弱。然而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球员的新鲜血液太少,来回就那么几个人折腾。而我们的所谓联赛在培养人才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许等到排球也更大场面的进入人们的视野,等待他们的或许也是假球与黑哨。
国际赛场上为祖国争金夺银的举重项目有选手参加的基本都是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经济实力的不足让他们对这个项目窥探许久,而超强度、突破极限的训练让很多欧美国家的选手望而却步,不要说什么体育精神,运动本身对人体的伤害远远大于所谓的精神。而中国举重队辉煌的背后是运动员的辛酸,而一个奥运冠军的辉煌是若干个队友继续等待的代价。谁能知道他的背后有多少人既毁坏了身体,又没有取得想象中的辉煌。即便是成功了的唐功红,她后来生活的艰辛谁又知道?
奥运冠军卖金牌糊口的事情也曾经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这背后没有中国体育的制度问题?举重队看似平静乃至辉煌的背后,其自身的体制问题绝对是另一个“于芬案”的不定时炸弹。
在市场经济的充斥下,我们的体育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老套的体育体制问题在市场经济面前确实有些过时,如果没有及时的调整,等待的将是更多的“于芬案”,疲劳,早已不仅是属于案件的当事人,而对于我们这些劳苦大众也是一种审美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