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2020-09-20 18:59:08)
标签:

马平

蒋林

周大新

文化

叶兆言

分类: 凸凹评论

2018南方周末文化原创榜好书·虚构类

凸凹|我的2018年度好书推荐

  

《天黑得很慢》,周大新著,2018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从退休法官萧成杉73岁时的晚景生活写起,用先后发生在他身上的喝酒、打架、欲再婚、“嫖娼”、著述、求长寿之道、骨折、半瘫、痴呆等故事,呈现了他从不服老到服老的最后十几年悲凉、命定的人生轨迹。与这条轨迹扭结在一起的,是小保姆钟笑漾对顾主表现出的仁善与大爱——她甚至用让萧法官噙含自己乳头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超常办法,成功唤回了病人的记忆。小说用第一人称、从小保姆的视角来叙述,其巧妙的切入角度、平实的语言、对老年人心理的入微观察,让人在面对生命末途时,或许会多一份从容的心态。这是一部老龄社会值得关注的小说。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高腔》,马平著,20183月,天地出版社

出版之前即在《人民文学》上全文刊出的马平的《高腔》,是一部刻写当下农村在生存与发展语境中正在进行时题材的小说。小说中有个人物叫米香兰,她是村里的村花,演过川戏,为嫁穷书生拒过婚,成婚后抓过奸,被丈夫以外的男人抱过,烧过戏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耕作却鬼使神差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一切,让她从乡村群像叙事的这部小说中浮现出来,成为完全的主角。

作者对农村人物在城市化背景下的婚恋(包括婚外情)悲喜、生活贫富、生存尊严与屈辱,以及对土地的背弃与感恩,均有独到发现与思辩,让读者分享了各人记忆中“原乡”的最新信息。小说布以插片嵌入似的结构,交融了川剧艺术、薅草锣鼓和蜀地方言,呈现了一件宛如古蜀金箔般玲珑剔透、构图灵巧的艺术品。加上作家用节俭的鲜活文字驾轻就熟地言说农村物事,使作品得以走出和消解这一题材通常因为政治附加、鬼神演义以及熟悉重复导致的审美疲劳等多种桎梏所设置的难度,在宏大言路中以小说之小的天赋美妙特权,提供了一个美学样本,为文学世界的长河贡献了一个叫米香兰的小说人物。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刻骨铭心》,叶兆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4

较之作者之前的新历史小说,《刻骨铭心》写得更绵实和从容,它所进行的时空剪裁、穿插、断崖与合龙,似已达到随心所欲、自然天成的境界。作者用一如既往的弥漫着秦淮烟雨的书卷气,以绕舌的精练——那细腻得有些啰嗦的、连句号都少用的长句式话语,在城市灵魂与幽微人性的地盘,作胃镜手术般的残忍探勘与温情深入,让我们在民国南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往事洇染中,一宗意外接一宗意外地去发现一个新南京,一群新人类。第一章写的是“我”亲历的两则当代故事,看似与后边叙述的内容完全脱节,它却对作者的真实身份指认及人类私人话语中的“刻骨铭心”记忆言路,进行了踏雪无痕的点拨与索引,可谓高妙。《刻骨铭心》是一部小说,也可以说它是人文南京的一份藏宝图。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最好的告别》,蒋林著,20187月,四川文艺出版社

《最好的告别》以“我”在医院欲中止给绝症妻子输液为开章,以“我”拒绝治疗绝症逃离医院在龙泉山小舍“桃源居”平静生活、从容面对死亡结篇,用正写、倒叙、穿插的架构,勾勒了六十多岁的“我”和少年小可的人生经历,浓墨重彩地将笔触伸进生与死的夹缝地带,窥视、叩问和拥抱死亡,让生与死在永无终点的轮回对话中达到了和解。作者显然是一位支持安乐死立法的人士,希望人尊严地活着,也祈盼人能尊严地离去。在小说中,小可的母亲私用安眠药让自己的孩子无痛苦地死去的举动,让人震动又无声泪下。作家蒋林直面这一题材的探索勇气,拓展了死亡主题长篇小说的边域。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我的推荐|2018南方周末年度好书(虚构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客家诗七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