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普鲁斯特、海明威、卢梭

(2015-07-05 19:15:33)
标签:

文化

分类: 凸凹评论

阅读备忘3则

 

 

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

买了七卷本的《追忆逝水年华》(译林出版社2012.6)。书写得很好,语言、结构、叙述、刻画、知识都很牛,却很难往下读。我坚持着用了很多时间读了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读了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的一小部分。这是一本与这个信息爆炸、心性浮躁的时代格格不入的书。但愿我能在退休后慢慢读完它。

写一场单恋,我没见过比斯万单恋奥黛特更惊心动魄的了。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惊心动魄,但它的男主角是隔空等待、守望型,前者却是贴身进攻、追逐型。

同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写名了现实主义,普鲁斯特却另辟蹊径,写出了“内心的现实主义”。

 

2015-5-31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由于是作者的亲历,其人物、故事、场景等就写得真实、到位。又由于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大背景写的,二者相加,小说就有了意义。一位美国青年弗雷德里克·亨利志愿到意大利北部担任战地救护车驾驶员,期间与英国护士凯瑟琳·巴克莱相识。亨利被炮弹炸伤,送往后方的米兰医院。凯瑟琳也到了米兰,两人又一次相遇。期间,凯瑟琳怀孕了。亨利伤愈返回前线。德国人进攻,意军溃退,士兵反战热情高涨。亨利从刑场逃离战场,辗转找到凯瑟琳。意大利警察的追捕,使得他们逃往瑞士。在瑞士,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永别了,武器》就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015-7-4

 

卢梭《忏悔录》

《忏悔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11,黄勇编译)是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卢梭写的一本自传性质的书。钟表匠出身的他,通过自学、努力、失败、再努力,在一些好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非常缓慢地使自己成了能写书讨生活的知识分子。但他的平民身份和他叛逆的观点,又与社会格格不入。于是,他的朋友又基本上成了他的敌人,那些伯爵、贵妇人、教会纷纷抱团反对他、打击他,使他走上不断流亡之路。书读来很压抑,到处都是坏人,到处都在整人。但该书对了解十八世纪欧洲社会各阶层人物心态,很有帮助。个人认为,卢梭遭大众声讨,与他自己的性格、人格以及对富人的经济依赖也不无干系。

 

2015-7-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