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创作》2014年第二期出刊

标签:
文化 |
分类: 凸凹日志 |
大型文艺季刊《龙泉驿创作》。显地域、宽视界、高文格。欢迎朋友们转起!
主编/成都凸凹
副主编/李云
编辑部主任兼美编/徐倩
大型文艺季刊《龙泉驿创作》2014年第二期(夏季号)目录
卷首语/主编
【龙泉湖·本土】
龙泉驿网络文学作品专辑
05
48
32
49
51
52
【长松山·视界】
55
57
59
67
70
73
【东大路·汽车】
80
81
84
83
85
【围龙屋·客家】
87
94
97
100
98
101
【诗歌村·桃花】
110
115
117
117
117 3月21日看龙泉山桃花(诗)/李侃
118桃花三记(诗)/杨吉成
【尖尖山·巡礼】
120
129
【蜀王宫·人文地理】
132
135
137
138
140
【北周碑·处女作】
141
【仰天窝·名家访谈】
144
【石经寺·评说】
153
156
〖五凤楼·艺术〗
“龙行天下,魅力家园”三地书画联展作品选(一)
“北周文王碑”龙泉驿区首届市民书法大赛作品选(一)
龙泉驿区诗书画院专辑
徐文龙国画作品专页
〖字库塔·资讯〗
十四则
封二封三/十陵街道影像
封面要目
诗歌近作五首/柏桦
天使的坠落(评论二篇)/刘晓闽
柔巴依、身边传统及其他(访谈)/沈苇
去石经寺烧香(诗二首)/何小竹
在革命家、爱国者和伪君子的天平上(随笔)/聂作平
杜甫草堂(随笔)/肖平
印子君文学作品个展
云天缘(网络小说)/心梦无痕
桃源梦寻(随笔)/唐毅
从生活与生命的深处挖掘的动人诗情(评论)/谭五昌
诗五首/徐江
卷首语
柏桦《近作五首》,是其“史记系列”工作的产物。用“柏桦写作”方法,记叙中国历史,柏桦独步诗林,打出了诗歌的新地盘。没有在历史岩层中纵横捭阖的自由力道,没有强大缜密的知识体系,没有诗的神助,做不到。
鲁奖得主沈苇首发本刊的《柔巴依、身边传统及其他》,让我们在分享作者尝试柔巴依写作心得的同时,不知不觉被一种神秘力量带入了一方陌生的领域,并去而忘返。
一直在场的刘晓闽是点评中短篇小说的名家兼快手——读读《天使的坠落》《旷世家谱”的背后》就知我并非诓言——她能赐稿给本刊,是本刊读者的荣幸,谢谢啦!
谭五昌的评论一起笔,总有一个宏大视阈与厚实背景,即使研究个案的《从生活与生命的深处挖掘的动人诗情》也不例外。
著名历史随笔作家聂作平首发本刊的《在革命家、爱国者和伪君子的天平上》,让我们读到了金戈铁马呼风唤雨的冯玉祥的另一面:性格的复杂,人性的幽深,心识的分裂。
《印子君文学作品个展》应该是印子君最新成果的多棱呈现,读《父亲啊父亲》(组诗),我真的眼含泪水了,他写得那么深、那么细,写到了别人不曾去过的地方。
唐毅什么都玩,小说、诗歌、书法等等,但我还是认为他的散文最入吾心,读了《桃源梦寻》,更坚定了我的认为。
一手创作一手批评、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双枪将徐江的《诗五首》,朴白中有真章,让不同的读者可以读到不同的深刻。
网络文学这彪人马,你不管怎样看待,激赞,不屑,都不重要,它存在,来了,且一点不显式微。由是,我们所做的,只是听之任之,让它堂而皇之自然而然走下网络,走进我们的版面。由是,“龙泉驿网络文学专辑”闯入了我们视野。心梦无痕在网络世界上天入地大闹天宫,算得上是个人物头了,如此动静,当然也算得上龙泉驿网络文学的领军人物。这次刊于本刊的《云天缘》,笼而统之,一语蔽之,无疑是对话机锋、动作展形、爱情博弈的一次求和。
要参透何小竹的语言感悟与文学心智,真还需要长久的练习。你读到的《去石经寺烧香》《桃花》,是何小竹的《去石经寺烧香》《桃花》吗?我看未必。
太多人写过草堂了,客家人肖平依然敢写,这里面一定有他的道道。事实也是,你读读他的《杜甫草堂》,一准儿生出别有洞天的另一番感悟。
本期的书画作品亦值品读。
孤独的马尔克斯并不孤独地走了,让我们低下头黯然默哀,抬起头众声喧哗。
——主编
大型文艺季刊《龙泉驿创作》
稿
《龙泉驿创作》系中共成都市龙泉驿区委宣传部主管,龙泉驿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区文旅局、洛带古镇景管委、桃花故里景管委协办,区作家协会、四川省散文学会龙泉驿分会支持的一本综合性大型文艺季刊。今就刊物所设栏目向相关作者征集符合“双百”方针、“二为”方向、健康向上的艺术品质优秀稿件。
一.刊物栏目设置及稿件具体要求:
“长松山·视界”:非龙泉驿作者小说、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作品。
“诗歌村·桃花”:桃花题材之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
“围龙屋·客家”:客家人文学作品,非客家人的客家题材文学作品。
“蜀王宫·人文地理”:历史人物,历史物事,以及人文地理随笔。尤喜与龙泉驿有关的作品。
“北周碑·处女作”:龙泉驿作者处女作(未在区县级以上纸媒发表过文学作品)。
“石经寺·评说”: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文艺评论。
“金龙湖·故事”:龙泉驿历史故事与现当代故事(真人真事),以及民间传说。
“百工堰·画像”:龙泉驿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单位与人物,呈现其成功经验,奋斗历史,杰出贡献。表现体裁:纪实文学、名人传记、非虚构作品、人物专访等。
“龙泉山·专题”:专项推介特别活动、纪念活动等。龙泉驿综合性、焦点性、专题性报告文学、访谈等。
“五凤楼·艺术”: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及舞台艺术图片,刊内彩页。
二.投稿事宜:
1.小说以300字至1.5万字为宜,最长不超3万字。散文、纪实类作品以600字至6000字为宜,最长不超1.5万字。诗歌以短诗为主,长诗不超200行。
2.来稿未在公开发行纸媒上发表过。作者来稿,文责自负。
3.本刊对来稿有改稿权,如作者不同意,请说明。
4.作品后附作者百字简介。并留邮编、地址、身份证姓名、电话,以便奉寄样刊、稿酬。
5.作品以Microsoft
Word
《龙泉驿创作》编辑部
2014/1/15
特别提醒:本刊特别需要“汽车”、“客家”两栏目作品,也需桃文化题材之非诗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