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备忘录
(2011-12-22 08:07:15)
标签:
南帆王小波余华杂谈 |
分类: 凸凹评论 |
南帆/编选《夜晚的语言》(先锋小说卷)
九十年代文学书系之《夜晚的语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版)收录了孙甘露、韩东、鲁羊、西飏、叶兆言、苏童、王安忆、毕飞宇、东西、述平、李冯、刁斗、朱文、余华、王小波、潘军、李洱、格非、须兰、吕新二十位作家二十世纪九十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二十篇。除了西飏的又臭又长没看得下去外,其他的都认认真真拜读了。总体感觉尚好,充分体现了南帆对“先锋”的理解——小说家的诗人身份、把小说写得不像小说?我想,如果让南帆先生现在来编,恐怕又是一番风景。
选本中,个人比较喜欢王小波《2005》、韩东《反标》、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三篇。
王小波《2015》
既写了“我”的小舅因无照卖画和画一些别人看不懂的画,而被派出所、习艺所、碱场追捕、洗脑、劳教改造并与女狱警“小舅妈”性爱的故事,还写了少年“我”成长的经历。
无照卖画工商所不管派出所管,男犯人男狱警不管女狱警管,未来在王小波笔下真是荒诞、滑稽到家了。
一如既往的幽默、机智、深刻。看了《2015》,就知道为什么说王小波是有思想的天才小说家了。
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
这是一个用第一人称写傻子和傻子称谓的故事。最后,只因别人喊出了傻子的名字,傻子就成了爱犬被烹的帮凶。嘻嘻哈哈的对话中,却有一种骨裂的疼痛。好在,好人和坏人都死了,笑到最后、永远笑着的还是傻子。
傻子有戏,所以不傻的小说家都喜欢写傻子,威廉·福克纳、贾平凹、阿来,等等。
余华有多种玩法,这也是一种。
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