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格非《人面桃花》(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1月版)

(2011-11-18 13:29:40)
标签:

格非

人面桃花

杂谈

分类: 凸凹评论

阅读备忘录

 

今年暮秋,我与聂作平夫妇在都江堰南桥边喝茶,聊到了小说,我说毕飞宇的《玉米》蛮好,他说格非的《人面桃花》不错。他没看《玉米》,我没看《人面桃花》,于是,都说,回去看看吧。

《人面桃花》我已买回放上书架,按我的安排,还会推迟一些再看,作平的推荐,把我的阅读计划提前了。又由于作平的推荐,我是把它当作顶极好的小说来看的,所以看过之后就有了些微的失望——它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

首先,“花家舍”的场景与故事,与毕飞宇写于一九九一年的《上海往事》“断桥镇”、“芦苇岛”中的场景与故事,似有类同之感。其次,个别语句(人称转换、标点符号运用等)似有可斟可酌之处。

但不管怎么说,《人面桃花》作为一部优秀长篇小说存世是毫无疑义的。

小说由“六指”、“花家舍”、“小东西”、“禁语”四章构成,从一九零一年起笔,写了江南长江边上的普济村大户人家小姐陆秀玉一生与革命有关、追求桃花源的故事。“六指”写秀玉的青春成长及她眼中的革命党人张季元,“花家舍”写秀玉的人生历练及她眼中的土匪内讧,“小东西”以十四岁少年“老虎”的视角写从日本回国的革命党人秀玉在一座废庙中从事革命活动的故事,“禁语”以喜鹊的视角写革命失败后秀玉闭户家中侍弄花草的情况。自始至终,“悬疑”都是作者设置的趋动力。

此前读过不少格非的中篇,其叙述语言,多有西崽的味道。而这个小说,又全然变脸为中国的谱相了。格非的古文修养与史识才学,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此外,小说中文雅、赤贫而胸怀建设“桃花源”宏志的土匪,也让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2011/1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