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出现
(2010-07-18 10:21:20)
标签:
酒吧廊桥龙泉凸凹杂谈 |
分类: 凸凹散文 |
◆ 凸凹
作为一篇小说,一部电影,《廊桥遗梦》把廊桥一词推至了我们面前。在这两个不同表现艺术手法的作品里,廊桥似乎仅止于一个地名,一个遥远国度地图上的一隅之谓。翻开吾国《辞海》,凡廊打头组成的双字词,计三则,并无廊桥一词。显然,它在往日里的不重要,在典籍里得到了应有的缺席。然,作品在全球范围的一版再版,一映再映,以及它对人们深度的影响和人们对其深度的接受,廊桥几乎在一夜之间,被全人类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情感滋养、浇灌、呵护了起来,它本身的词义,赢获了广大的展延。事实上,当代人对于那些日渐见俗的爱情、邂逅、性欲、梦想等等词汇,一直在等待,烦躁和诅咒,直到现代文明前行到世纪末,廊桥的出现,始有了一个恰当的新明的替代。
从作品到作品,从词廊桥到词廊桥,隔着高山大海,我一直在品饮:黄昏老树,绿波旧桥,一幢木屋,一条尘道……男女主角住在廊桥这个洋味十足又土得地道的词里,把一个最古老而又最时尚的故事演绎得平凡而轰烈。剧院,书房,没有嗅觉,味觉,触觉,我藉着有限的视觉和晦暗的听觉想象,回忆,自慰,感动,只差掉下泪来濡那巾衫了。即或如此,这多少有些隔靴搔痒的秀派,无奈,和文人面对一滴海水的呓念。
我真正将廊桥品饮出了具象的味道,从平面廊桥前的流连,到走进一个立体、复活的廊桥,是二零零一年秋天,是龙泉驿兴隆步行街廊桥酒吧。酒吧的廊桥,抄袭了作品的廊桥,它把异国乡村的地域微缩到了七百余平方米,又把两个汉字的二十一笔画,放大到了七百余平方米。不唯如此,法兰西、美利坚、英格兰、西班牙的--那些遥远的美酒、咖啡,热气缭绕的中国香茗,从历史积淀中穿越而来的久远的宫廷和民间的技艺,如诉如泣的歌声,如雨如雾、如诗如画的守望、倾谈、依偎、孑孑离去的背影,把廊桥词义的况味,浸渍得更为多维、复杂和富于变化,像阳光、水和空气,无论俯身在何人的身体和心事上,都让人感到有说不出的贴切、准确、到位、自然和满足。由远而近,由近而贴肤,由贴肤而润及内心、灵魂和血液的廊桥氛围,以及氛围里的尺寸、斤两、质地,无不似量身定做之物,且平添了一丝没有先行支付定金就垂手获得的窃喜。一到廊桥,我就有如是的感觉。在那个秋天,秋天过后的这个冬天,夜晚,我不啻一个上瘾的酒徒,除了紧紧搂着廊桥的词盏,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事值得在夜晚去做。
据说,廊桥文化休闲俱乐部是当地政府文化部门通过招商引资、吸纳民间闲散银子设置起来的文化产业项目,持币加盟的不乏省城和当地的作家、诗人、画家,这些现代艺术家的不迂腐,使商业的廊桥没沦为低级走俗,使文化的廊桥不流于曲高和寡。这种对二难向度分寸的度量把握和妥善处理,得益于他们对廊桥词义的深微认识和理解,以及此后绝决的建树和担当。他们躬身在廊桥上,甚至听到了一个词呼吸的声音,触到了一个词跳动的脉搏,而彼此之间息息相贯的应和和律动,又使二者美媾成了一个共同的生命母体。在共同的生命母体中附着于廊桥的小桥、流水、珊瑚、杜甫亭、木屋、阁楼、老树、秋千、云梯等自然的生态,与附着于身体随之进入廊桥的触感、觉悟、血速、心率、呼吸、脉动、思想、情感等自己的生态,叠加成了词廊桥的生态。可以形而上地说,建筑意义上的两个方块字的质量重心和心灵重心,牢固地支持了廊桥生态在一个时代的平衡。而我辈,正是在这种平衡中,包括在山与水、天空与大地、工作与生活的多元平衡中,脆弱而坚强地活了下来。
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