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原八记》

(2009-11-15 00:0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凸凹诗歌

今晚7:00从青岛起飞,10:00抵达双流机场。终于从暴野的海风中回到了成都。

先贴个懒帖。

载于《大众阅读报》2009年10月16日第四版的《中原八记》:

 

《中原八记》

 凸凹

 

《中原,或一头牛》

 

……火车呜呜,大巴呼呼。气喘吁吁的

中原,我追赶着那头一动不动的牛

。坚硬的铁壳盘旋于柔软的毛发

——那些古树和大草,载着我

爬上牛背粗陋的弧线

。扯一把云霓。吹一坡竹哨。扬一轮

响鞭。暮霭升起,没有谁回应谁的努力

,伏牛山哪来牧童

?这头牛不大,不哞,不走

:十万把犁铧跟着它,十万块耕田

跟着它;三条河流来谒拜,每一滴水

都如我一样洁净、驯服和虔诚

。长江、黄河和淮河

是那三条河流的名字

 

 

《鸟,或黑色的河》

 

;鹳在无限的天空飞翔,河在西峡

描出它的轨迹;鹤在

史书和梦中说话,河在斜晖中

波出鸟的声名

。鹳飞过,一袭贵族的灰麾投影河中

:肉质、浓密、黑得发脏,又像

汤汤铁水突然跳起。没有人敢

以手试水。而河水

一经掬合掌中,即刻透明至无,隐身消失

,令明眼人致瞎,盲者睁眼

。这个时候,鹳河上涨,进入

逝者的肌体,达到生者的高度

。每年夏天,不知祭河的那个童子

都来自河边哪座村庄

 

 

《另界,或房中的成行》

 

。一次午间小盹,老界岭就把我抛在它的

脚下——那个刚好可以描述它的位置和界限

。准时起床的同伴进入莽莽群山:一万个

自然和不自然,扑向并消融于

一个稍大的自然。我在老界岭迎宾馆

独自倾听群峰用岩石漱口的声音

。我看见伏牛山,那头把腿脚插进大地的牛

,正用一根背脊竖骨的回忆,找到它

奔跑的高度,信念的旗尖

。并用骨岭作界,为盲眼的大地发祥最古老的

计量和刻度。这是不能进入

灯下黑的阴谷,在房间想象,或在

室外溪畔溜达,远远望去的快乐,另界的

快乐。九月二十三日,整整一个下午

,我在缅怀老界岭的智慧中退出地平线的梦芯

 

 

 

《进退维谷,或一个上午的平衡》

 

,双龙潭的龙,像两条垂落白云的

美腿瀑布。不把龙潭沟走通畅,不骑在龙的

七寸处,见不到这处仙境。那儿

泉水充盈,水草缱绻,很适宜

跑马,唱歌,生儿育女

。下山,退出沟口的溪畔

,我在一个瓜妇摊上,买了一个

长得像沟口的八月瓜:玲珑,精致,张开

。这之前,沟谷中间,一男一女,两个

信佛的同伴,从一个猎人手中买下一只獾

,又把獾放归山中。我看见獾

倏忽不在,双龙潭

,是它两眼放光、飞纵的方向

。我几乎可以判定这只獾与我有同样的性能

 

 

 

《卧龙岗,或顾一个典故》

 

:少时,罗贯中的卧龙岗,一下子

降至我左侧,一块大石上:三个字三分天下

,满脸都是南阳的春光。农人的踏歌声中

,我听到汽车追着杀人的马达声

。去、返程式中的茅庐,加上武侯祠最里边的

那个茅庐蜡像,下午

在湖北籍杨姓导游小姐陪同下

,一个空庐被我迎面顾了三遍,回头望了

三遍。右边的汉代科技馆,更右边的

恐龙博物馆,更更右边的三个古代国家

,对称着

一介布衣的秋日午眠,一个青年的十年躬耕

 

 

《呓念,或恐龙蛋的抒情》

 

!那么多恐龙在这里下蛋,那么多蛋

在这里变成恐龙

!它们迈着堆满山腱子的脚

穿云海,跨大河,从地球每一片森林

走到这里,又从这里

走向地球每一片森林

。站在今天,我以白河和一棵桫椤的眼睛

看见最远最远的西峡

,恐龙走在大海上,飞在

天空中,就像一个一个的蛋

在大海中飞翔,在天空上滚动

,发出人类另外的叫声

。而我们的诗歌从岩石骨头中抠出的

楕圆之物,正是恐龙在大限来临时

,为坚硬的家园打下的沉甸甸的伏笔

?嗯,怎么说蛋都行,一直不停地

说下去,就是不能玩蛋。玩蛋约等于完蛋

?……

 

 

《穿皇袍的河,或车过黄河》

 

;而黄河两岸的人,更习惯驾车、骑车、摆渡

、步行过河。我是一个距黄河很远的人

,飞机或火车给我的坐卧快捷,远远大于黄河

在皇袍中裸奔的速度。一纵而过的宽阔

,药尿一样的黄,锁住了五千年的

渊薮。黄河让熟悉的

更熟悉,陌生的更陌生。来得快的面影

,去得更快的背影!亲人,在母亲悠慢的沙指中

得以掩埋。而飞机上那扇渭南的黄河

,火车上那节洛阳的黄河,直到

八千里路云和月几升几落也没读完——刨不开的

老巢和竹简文字,与黄河等深

?甚至在离黄河遥而又遥的高原

,在没有黄与河的异邦,我们也能于黄肤色下边

摸到一条古老而浓稠的河在身体内循环不已

,闪着太阳的光

 

 

《南阳扒着晚饭时,或暮色中的白河》

 

以白文公姓氏命名一条河,以

“南阳堂号”作为白裔祖祠

——我这样理解白河与诗人白居易的缘结

。九月二十一日,南阳扒着晚饭时

我从梅溪宾馆走出

去寻一条河,并从河中取得我的晚餐和钥匙

。出门右拐,右拐,左拐。二十来分钟的步行

,穿过斑马线,就到了白河面前

。我不该吃惊的:它

有着诗歌的干净、宽阔和朦胧

;而从桥栏看去,它表面的平静,也如

古代诗人的朝廷官阶——那诗人外的另一个

身份:波澜中的平静,谪途中的

一次又一次回朝。就像河

满脸皱纹的平静中,悬着突临的风雨和

悄悄摸上床来的暗礁

。白河流动,追击,它把大海挡在外边

——不因固守成为死水,让大海

回到大海——以免远古的汪洋

顺着河床,卷土中原,大海爬上伏牛山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