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珠江诗歌节成都站活动

标签:
杂谈 |
分类: 凸凹日志 |
参加珠江诗歌节成都站活动
昨(9月13日)晚去窄巷子白夜酒巴参加了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艺术节成都站活动。
我是依廖慧之约,下午五点准时到的白夜。进门,便看见了不少诗歌节广告招贴画,有十五位嘉宾诗人的肖像,鄙人的脸嘴也忝列其间,看了下,不算得罪人。一桌人已在里面招呼我了,定晴一望,是廖慧、张新泉、哑石、李龙炳,还有两位是第一次见面的诗友:马雁、萧瞳。一会儿,何小竹到,并发了314元稿酬给我----他编的一本小说选《成都与鱼》,有我一篇小说。
晚饭由“珠江地产”作东,我滴酒未沾,因为我想起了交警将有可能对我实施的酒检。桌上得了“出场费”。
白夜爆满。晚八时,活动准时开始。翟永明去北京未回,廖慧主诗。先美女奏乐,再诗人朗诵,后颁奖,如是三轮。当晚的朗诵诗人有柏桦、张新泉、何小竹、小安、吴勇、史幼波、凸凹、李龙炳、廖慧、马雁、萧瞳、哑石。翟永明、席永君、蒋蓝的作品由人代诵。我第二轮上台,朗诵的是去年8月5日喝了白夜酒后写的《翟永明,或新白夜酒巴开业志庆》:
多少个白,才能消解一个夜;多少个
夜,才能表达一个白。通过白夜——
通过消夜与表白,众多名字
在杯影里摇曳成人身——我借机认识
一位状元的倦怠与悲凉。而一座城池的
诗歌之核,正在一杯法国葡萄酒中
以金沙的速度发胀成玫瑰。白夜的主人,
一个空词,一轴宣纸,面对络绎不绝的造访者,
像一条花溪带走一个时代,带走
天南海北时间之色对
大唐的向往。八月五日,玉林往北,
日与月整体降临窄巷子。对于
逃荒的外省,避难的
动词,巷子深,酒更香,诗比蜀道难
议程结束后,诗人自发朗诵。第一个上去的是魏建林。
当晚去的诗人很多,除上述诗人,晦明的夜灯中,我见到的还有石光华、洁尘、白郎、孙文、刘涛、张卫东、胡马、杨小芸、李兵、胡仁泽、胡应鹏、白鹤林、杨光和、张凤霞、邱绪胜、吴春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