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鸣》卷首语
(2008-12-08 13:16: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凸凹评论 |
《雏鸣》卷首语
凸凹/文
没想到一本校刊再次让我与“电大”扯上联系。
那是二十六年前的一九八二年初秋,大巴山中,我放下一个“三线”工厂设计员的铅笔,捧起了“电大”的书本。整整三年,我在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在一台电视机构成的教室中,伸出双手,翕动嘴唇,汲取着知识的乳汁,沐浴着真善美的初阳。
那是一个渴望知识、期念诗歌的年代。读书的目的岂是“颜如玉、黄金屋”,我们脚踏大地,仰望天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志向何其远大、高洁!在那个不屑于与钱为伍的年代,我们蹒跚举步,咿呀发音,一心向前、向前、向前……
在飞速向前的过程中,风迎面而来,无论和煦,还是尖厉,它都是为给我们开嗓而来的。我们没经历过壮游这样的成人礼,现在看来,三载开嗓的过程应该就是我们的成人礼——从此,我们发出的声音,有了重要性,有了意义。
这样叙述,我是想说,我的雏鸣——至少,文学的雏鸣——是在“电大”产生的,或者说,是“电大”给予的。作为诗人、评论家,欧阳江河、蒋蓝够优秀的了吧,他们的雏鸣也是“电大”给的。
没有人知道,这声雏鸣于我的重要,就像没有人知道,一滴水对于一条河的重要,一声呐喊对于一万声回音的重要。
正值雏鸣是幸运的,它还有那么多声音可以触摸天空,它还有那么多岁月可以书写岁月。
广州“电大”的同学是幸运的,你们的雏鸣可以在一张南方白纸上优雅划过,并被装订成册,直接以雏鸣命名《雏鸣》,以《雏鸣》记取雏鸣。
2008.9.16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