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品说“地震诗”:

(2008-06-20 11:14:43)
标签:

地震诗

文化

杂谈

汶川

分类: 评论凸凹

 钟品说“地震诗”:

 

地震以来,华夏大地,眼泪与诗歌齐飞,一时间冒出无数诗人和诗歌,曾经打入冷宫的诗歌突然成了很多人、很多场合表达的利器。  
    有朋友问:怎么没看到你写?我说心里难受,写不出。这话一半是真,还有一半没敢说。
    特殊时期全民皆诗的所谓诗,从艺术角度看,基本可以否决这个评判标准本身。历史上咱们国度有过这样的阶段,公社社员都能作诗,即便76年的“天安门诗抄”,现在看来,仍只有社会意义和文学史的意义。
    这么说,我不是否认现在的“地震诗”没价值,事实上我看了个别特煽情的那种,也眼眶潮湿。我的挑剔仅仅从诗歌本身出发。
    严格来说,目前的“地震诗”大部分都不是诗,至少不是好诗。善良一些,我愿意理解为抗震救灾需要的投枪匕首、活报剧或者心灵鸡汤;恶毒一些,空前“繁荣”的景象恰恰说明诗歌已经沦落为特殊时期社会的“慰安妇”,而不是日常优雅生活的精神伴侣。
    诗,或者说好诗,不会因为一场大地震就震出来了,中国诗歌更不会因为这几天的“繁荣”而由此进入诗歌的黄金时代。灾后重建起码三年五年,中国诗歌的重建三五十年也未必能够。
    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我的朋友凸凹、伊沙就写出了不少好诗,而不仅仅是“地震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