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人家的书童/我读凸凹《针尖广场》

(2007-03-04 22:17:59)
分类: 评论凸凹

我读凸凹《针尖广场》

◎举人家的书童

 

已经过了中午,事后才知打错了的一个电话让我在沙发上醒来。当想到的确该就凸凹的《针尖广场》说些什么的时候,我意识到我正在试图进入一个诗人独白的内心,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诗人过着针尖舔血的日子。这就是一个诗人崭新的梦境,一个诗人真实地找到了的自我。作者是作为诗人而与我相识,所以我信,但同时又怀抱着略略偏离了某个我过往遵从的方向的疑问。
  
当我试图消解这种歧义,解除这种对立的时候,我必须找到一种准则,来消弭这种现实里找不到针尖广场造成的歧义与对立。I.A.理查兹(Richards Ivor? Armstrong,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这样说到——有的诗歌像一剂给人以梦境和幻觉但却不能给人以想象力的鸦片,它不能使人觉醒转过身去,在梦中寻求庇护,而不是挺立在疾风之中不愿意承担现代知识环境的冲击。因此,马丁.约翰逊先生建议采取一种更为科学的严格检验的标准因为使理 查兹先生感兴趣的,是一种对科学的形而上学的特定解释。马丁.约翰逊先生同时认为:当一种艺术形式沉迷于梦想或其他幻想时,我建议最要紧的是看一看那种艺术是否促进我们对人类情感中的更为尖锐的危机有一种同情性的了解,是否激发了我们对在这种危机中的实际勇气
  
只要能通过这一标准,那些歧义和对立就已经消失殆尽,而那种艺术就其结构或象征对于想象的效果而言,本质上是现实的。我想当我引用完这些话的时候,我已经积极地再次进入凸凹的《针尖广场》。这首诗不属于那种温情脉脉和感伤的诗歌,也不属于一些所谓的生活流派的口语诗歌,而造就这一直逼心灵色彩的,同时带有鲜明西方故事色彩,与其说是作者的个人性格,不如说是诗人命运的紧迫感在主动渗透:


一个人,在针尖上构建广场
一万个人,在广场上朝圣锋芒
远望去:神树海上升
鸟儿在中部嘶鸣、盘桓、无限长大
 

姑且先不管是否真的会有一万个人,在广场上朝圣锋芒,但一个人,在针尖上构建广场需要一个宏大的气魄却是千真万确的。读到这里,我就开始想象诗人是出于对理想的追求还是出于对失去了的理想充满某种渴望,不管怎样,这里似乎存在着一个先天的残酷的痛苦,以致于诗人在动手的时候已经冥冥中感觉到被放大——这就是诗歌末尾所提到的,在找寻心的无限。
关于这首诗歌,我没有与诗人作过任何交流,因为我只习惯通过文字来进入,哪怕走错了方向也在所不惜。每个诗人有其自身的心灵结构,比如:

针尖上的事业是血的事业
脂肪铺衍,毛发打结
光阴提取骨头的钙
又把古老的人民一百年一百年地收回
 

其实,诗歌里,诗人一直在放大这种血的事业,不然那些文字就没有了充实的意义,无异于燃烧后的柴薪。我没有权利来评价诗人这种事业是否伟大是否崇高,因为这是另外一个完全独立于我的人之心灵所向,我惟一能做的只是尊重:

针尖上空无一人。只有那
随物赋形的梦魇轮转不休
建设者的鼻息温暖、湿润、清澈
与此对称的是镜中:一座城池的倏忽消失

 一座城池的倏忽消失,猛然让我有了精疲力竭的阅读感。诗人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局,似乎还不是他有意设的,也许所有诗人的结局最终都是这样的——一面镜子打碎了,就有很多新的小镜子,再打碎,就有了更多的小镜子,再打碎,......。无论如何,无法破镜重圆(画外音:从诗尾而看,也不需要;诗人就诗歌而言,可以荡然无存)。这种事先设置好了,诗人却又不服气的宿命感,前前后后铺垫了很多,不难看出:

痛苦。憔悴。银须髯髯。诗人的心力
是在针尖上修建广场,又是
在广场上安装针尖
来了,广场呲开利牙,挺着刺刀
  

笔锋就此一劈一剁,如此突出尖锐的对抗和紧张刺激的反抗的句子,不是第一次在凸凹的诗句里读到,仍然有些不寒而栗。诗人在竭力地实践着,因而充实了自己的精神,而非有的诗人那样仅仅作为精神游戏。
  
到了最后,我在他的精神广场溜达一圈,诗人的本意也就直露无疑——“我说的是心的纵向叠累!我说的是心的横向铺衍!。然而这种纵横是宏大的,也是我开始所提到的被放大了的,是我的这点文字无法一一述及的,需要更多的人来追踪一个诗人完整的精神历程,凸显其作为诗人对纯净的精神的向往以及过程之中的格斗,以激发我们对在这种危机中的实际勇气
如果仅仅就我个人的阅读感觉,这首诗歌首先不是一首诗歌,更像是凸凹作为诗人对自己精神领域里的诗歌意识所进行的一次整理,以求满足他个人的预期。
2007-2-24 15
21

附: 《针尖广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