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桃花诗村

(2006-03-12 15:18:51)
分类: 凸凹人文地理随笔

山顶客家,或犹存在

桃花诗村的唐宋遗风

 

● 魏 平

 

覆盖山泉镇桃源村的是满山遍野的桃花----它是桃花故里的核心部分。村庄高踞龙泉山巅,山下的桃花尽皆谢了,它的桃花依然开着。村庄里的乡民百分之八十为二三百年前来自闽粤赣的客家人,因为这个原因,加上它的海拔,使它成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岛”最具典型意义的“山顶客家村庄”。

据客学专家考证,汉民族各民系中,对中原唐宋正脉文化存继得最为完好的是客家民系。客家人说的话,被称作“唐宋官话”,被誉为“唐宋语言活化石”,他们的言行举止,被指认为带有浓郁的中土古风。桃源村的乡民亦犹存中土古风:循礼守矩、知书达礼、崇祖爱幼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在他们的举手投足、随意言谈中体现无遗。而这正是客家“耕读传家”、“诗书传家”古训和家训濡润的结果。至于体现在村民们身上的唐宋遗风,则更多地表征在他们对诗词的热爱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个热爱诗歌并把诗歌做到影响龙泉驿进而影响成都地步的是村民普希天----他的一个小小的桃花诗会,引爆成了如今的成都国际桃花节。关于他的故事,立于诗村标志性雕塑旁的《桃花诗村记》中有所叙述。

 “诗村标志性雕塑”安装在村境车道一下坡段右转处的三叉路口的草坪上。雕塑全身为青石材质,宽高各约 4米,厚0.3米。底座矩形,正面刻英文,背面刻流沙河先生题书的“中国桃花诗村”。底座上部为一瓣月牙,其正面亦为流河先生题书的村名。这里,向左望去,云雾中的龙泉山脉像一条翻卷的翔龙----你感到了小。正面给你的是一览众山小的气概----你感到了大。从叉道分下去的机耕道,经过晋希天故居、水塘后,呈一道弧线,在村委会楼前与主道相会。

过村头雕塑往村里走,可看见路边由稀疏的“桃花扇”连成的“诗廊”。所谓桃花扇,是插进地下的方柱上端一块桃红色的扇状实木牌,其上把诗歌雕刻。说稀疏,是因为约二三百米路段上,只有扇儿九把。

在一个约六七百平方米的乡村广场的靠山一边,著名的“中国桃文化诗歌墙”就站在那儿。墙高3米多,长40多米。墙在广场一角处弯折了一下。古今中外一些桃花题材诗歌被工工整整、老老实实雕刻在红色花岗石上:除雕刻李白、杜甫、崔护、白居易、苏东坡、陆游等古代诗人作品20余首外,更多地雕刻了施蛰存、蔡其矫、海子、西川、梁上泉、开愚、梁平、张新泉、小安、安琪等新诗人的作品共30多首,其中不乏“朦胧诗”。墙上,我还看见了诗人马莉摘抄自此、后刊登在《南方周末》报上的法国诗人伊凡.哥尔和葡萄牙当红诗人安德拉德的那两首诗作。那天,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有五六个大中学生模样的女孩拿着日记本在桃林中抄诗,她们抄唐宋诗,也抄现代诗。

2005年3月20日是诗村开村的日子。那天,在钢琴、小提琴和山风伴奏下,专业主持人、演员的表演,诗人现场的即兴朗诵,以及百名山顶客家乡该的童音联诵,把千余名游客、乡民的掌声拍得桃花红,并桃花般一岭一岭随风涌来。高瑛、梁平、张新泉、徐康、宋玉鹏、傅恒、尹世全、蔡继康、席永君、蒋蓝、靳晓静、何小竹、史幼波、李自国、牛放、曹纪祖、干天全、陶春、周世通、李拜天、邱易东、王国平、魏建林、焦虎三、南北、黎正光等四川文化名人及诗墙作者全程见证了开村仪式。之前,钱来忠、张放、鄢家发等兴致勃勃游览了诗村。乡村广场周遭,点缀着农家宅子,车道从广场中间穿过。诗村开村后不几日的一个雨天,法国少儿合唱团的洋娃娃们在这个烟雨朦胧的小广场饱饮了仿佛只有古旧的小书和唐宋中国才会出现的村野诗趣。

诗墙不是凌空立着的。它的背骨紧紧砥着大山,或者说与大山融为一体,也或者说它本身就是大山一部分----因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它都是那么牢实,像纹在它身上的唐宋诗歌一样牢实。

一路上,以及再往村里走的路边,都能随处睹见客家农宅家家户户的门框上挂着的楹联似的诗牌:竖为唐诗宋词,横挂的匾额为诗味无穷的农家乐店招。这几乎是融入村庄客家血脉的一道风景。村民说,这些诗呀词的蛮招人喜爱,他们的农家乐生意因此好了许多,甚至在桃花歇了的季节也有游人来了----以前冬夏两季这儿是门可罗雀。由于诗村的形成,加之客家乡民们与生俱来的古中原文化血脉的展延,现在,他们大多都会咂巴几句唐诗宋词了,尤其是“桃花源里可耕田”和诗墙上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几乎人人会背。新诗中大伙儿能完整背出的是那首在桃乡土地上广为流传的张新泉先生的《想龙泉》:

桃花才骨朵

人心已乱开

回返的途中,诗墙再次让我们驻了足。2005年5月3日上午,在《南方周末》《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绵阳日报》等20余家新闻媒体记者,和杨远宏、谯达摩、马莉、朱子庆、林童、雨田、庞清明、杨然、胡亮、陶春、李霞、杨拓、莫卧儿、李拜天、廖忆林、谢银恩、龙郁、张选虹、衣水、朱晓剑、野川、罗铖、胡应鹏、白鹤林、杜兴成、张富英、候平章、罗唐生、青弦等3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以及近千村民与游客见证下,绵阳诗歌界代表及龙泉驿诗歌界代表在这儿举行了由龙泉驿区文体局创意的“李白故里”与“桃花故里”两地诗歌结盟活动。

“故里联姻、诗歌结盟”仪式上,来自北京的诗人谯达摩代表中国诗界,龙泉驿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开敏代表该区558平方公里大地,联合向结盟双方授予了结盟铜牌。山泉镇向凸凹颁诗村“荣誉村长证”。来自广州的评论家朱子庆代表来宾、来自成都的评论家杨远宏代表四川诗界、来自龙泉驿的诗人凸凹代表诗村、来自绵阳的诗人雨田代表李白故里分别致辞。朱子庆在致辞中深情地朗诵了李白《赠汪伦》,凸凹在致辞中说:“让如花似酒的歌谣,╱唤回我们的青春记忆。╱让古老的诗歌艺术,回到她本来的地方—╱原初和大地。”凸凹与雨田土碗喝结盟酒、激动拥抱、签《结盟书》。众诗人及现场各界人士酒祭诗仙李白。山泉镇向进村诗人颁《诗村荣誉村民证》。部分诗人现场朗诵、向山泉镇赠“桃文化”题材诗歌,诗人与村民竞相合影。之后,诗人们前往美满枇杷沟听俞伯孙演奏《高山流水》。见证结盟仪式头天,诗人们兴致盎然地参加了“柏合枇杷行”枇杷谷诗乐舞篝火晚会。

诗村规划说,目前完成的只是启动工程,接下去还要做“少儿诗教苑”、“客家. 飘零者之歌”、“女儿国”、“海子诗林”等主题的一二期工程。说,这儿是诗歌文化、桃花情结、游子飘泊、乡村向往的四维聚和地,牵动着人类共同、广大而深厚的情感。还说,成都从此完成了以“中国诗歌文化中心”、“杜甫草堂”、“桃花诗村”、“琴台路”、“薛涛井”、“杨升庵博物馆”、“陆游故地”、“沙河诗歌桥”为板块的“诗歌地图”布局,而乡村诗的介入,更坚固了“诗歌成都”作为中国“诗歌首都”的地位。依稀的廓影中,我看见了“山顶客家”最亮丽的风光。

“这儿的诗歌爱桃花,这儿的人民爱诗歌,这儿的桃花爱人民。”我在诗村写诗,却写成了这个样子,像词,像一个生态环链。

离开诗村前,忍不住再次打量流沙河题有村名的诗村标志性雕塑。“村雕”坐北望南:一弯月牙,升起在中国内陆“客家方言岛”最高处,把桑梓地闽粤赣不分昼夜地相思。南边的大海,你可识得这轮弯月?告诉你迁川的乡亲,它是唐宋那轮吗?

2005.8.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