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且住

(2011-03-09 08:20:30)
标签:

春且住

访春

惜春

留春

北方

南方

情感

分类: 生活随笔

    且 住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http://s13/middle/48d2f2f0t68110d6733ac&690
    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说草长莺飞,杨柳春烟,杏花雨润,那一般是南方的春景,而这样迷人的景致,在北方差不多要等到暮春吧,当然时令,无论北方南方已然是春天了,只是真正意义上的春,在北方还延续着寒冬的冷烈,有时天气转暖了,忽而一场大雪,白雪皑皑,夜里气温骤降,接连几天,似乎又回到了寒冬腊月,一些早早脱去棉衣的人,重新将厚厚的冬装裹上了身。待到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路边、深巷、沟渠水流涓涓,人走在路上,拖泥带水,脚下十分的不爽,像绑了沙袋。北方早春的天气,就这样起伏着、变化着,延续到暮春三月,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才开始。

美丽的春天,总算盼来了,但不过月余的光景,就又匆匆归去。如词人云“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令许多爱春、惜春,又喜欢访春的人特别的惋惜而又生恨:北方的春,你为什么总是姗姗来迟呢?来迟了也不怕,怎么又走得那样匆匆,人们还没看清楚你美丽的容颜,你就消逝了芳踪,徒留给人们无限的伤怀。

http://s13/middle/48d2f2f0t847f61655d5c&690

春是如此的短暂,于是在早春时节,我就经常寻访春天了,生怕与其失之交臂。我来到田野,有辛勤的农人,已在整理田地,边上扎起了栅栏,又将枯草、麦茬等归拢来,点起了火,燃起了希望;我来到山谷,渐涨溪流,淙淙作响,带着落叶和枯枝,欢唱着冲下山去,去滋润沃野;我来到树林,鸟儿雀跃,在树枝上飞上飞下,争相鸣唱,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又像赛歌似的,看谁的歌喉最动听;我来到一村庄,惊呆了,这是桃花园吗?纯朴的小山村里,远远望去,只见村路上桃红点点,异常的美丽,真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走近,想嗅嗅桃花的芬芳,却发现是村民用色纸做的花,在树枝上做了点缀,我不仅为这一美丽的构思而感动……

我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寻访着春天的芳信,期盼着春天的到来,终于在一个清晨,我看到那棵我关注已久的杏树开花了,我兴奋不已,匆匆跑上前去,辗转凝望,如久别重逢似的,一睹她别后的芳容,洁白的花瓣,围着丝丝花蕊,上面晶莹的露珠,使杏花看起来分外精神,嗅一嗅,清香扑鼻。不几天,听说桃花也开放了,好像心有灵犀似的,朋友们相约去看桃花,都换上了美丽的春装,想在桃花树下留下美丽的靓影,此后,樱花、玉兰、丁香等次第开放,竞相争妍,公园里,莺歌燕舞,鸟语花香,越来越热闹,人也越来越多,林中有打太极拳的老年人,亭子间有唱戏的戏迷一族,曲栏水榭边,有吹奏乐器的,广场还有下棋的,跳舞的、踢毽的……

http://s2/middle/48d2f2f0t82f092c208c1&690
    我再来到田野,和煦春风中,新绿如茵,蒲公英开出黄灿灿的花,点缀其中,浅粉蝶在金色的小舞台上,忘情地独舞,一会她心爱的情郎飞来,双双飞去;雪青色的大翅蓟,则是蜜蜂的歌台,它“嗡嗡嗡……”作响的声音,并不优美,但蜂儿陶醉的忘我,依旧尽情地歌唱。黑蚂蚁大概是它的知音吧,缘着长满刺儿的茎向上爬着,欲睹这位心目中“歌星”的风彩。

http://s3/small/48d2f2f0t719f403a0532&690

我来到水边,弯弯的小河,春水迢迢,绿波荡漾,小鱼儿在嫩绿的水草间追逐、嬉戏,蝌蚪儿像是集会似的,密密麻麻的,在浅水处快乐地游来游去,不时地浮到水面上,吸一口气,又钻进水里,水面上就逸出了一串小小的水泡,堤上的杨柳看着这一切,像是被感染了,故意要逗引一下小鱼和蝌蚪玩,垂下柔嫩的绿丝,轻拂水面,鱼儿吓得藏进了水草间,蝌蚪亦钻进了松软的泥土中,蜻蜓也来凑热闹,于水面上起伏,激起清浅涟漪……

春天的大自然实在太美了,只是对于北方太过短暂,那些花儿、草儿还没看够,东风已是无力,花儿凋残,草儿也已暗碧,非复初生时那般鹅黄嫩绿,惹人怜爱。春已然去了,我忧伤的叹道“长恨春归无觅处”。我追寻了那么长时间,才盼来的春啊,我们还没相处够,你就毫无声息地弃我而去,且不留一丝儿的印痕,让我无从寻访你的踪迹,你知道吗,我多想对你说:“春天啊,我多么地爱你!你就多在人间停留一段时日吧,不要那么匆匆地离去!”然而春自无言,决绝而去,到底还是一场池塘春草之梦,“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我想起了古人的词句,独自吟道。是啊,看花又是明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