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2021-05-30 16:30:21)
标签:

瑞安中学

前辈名师

名师风采

红烛春秋

杨绍廉

分类: 瑞中名师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瑞安自古文风鼎盛,比户书声,书画名家,代不绝人;丹青翰墨,流传有绪。从明朝的姜立纲、黄养正、孙隆、任道逊,至近代的孙诒泽、池志澂、许苞、项廷珍、杨绍廉,其书法皆出类拔萃,名噪一时。


名列《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的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系清光绪间诸生,字志林,别号拙庐,寓“善藏其拙,亦爱我庐”之意。自幼精于习字,十分讲究用笔之法,常对人言:“大字如楹联屏条,必须平身整立,用笔方能离纸。”“颜书以篆入楷,执笔须高,行笔须缓,此为要著。”寥寥数语,切中书法三味。他终生临池不辍,曾告诫后学者:“小字学龙藏,大字学瘗博铭。”这应是他学习书法的经验之谈,也是他书法艺术的渊源。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他通古明源,见多识广。对于瘗博铭、北魏各碑志以及虞世南、颜真卿等各家名帖,日复一日,反复临摹,得其神髓。从褚书入手,又博汲魏碑及诸名家之长,不拘一格,融会贯通,运用潇洒自如,字体遒劲雄健,见韵见骨,潇洒自如,形成骨秀神逸的书法艺术风格,成为瑞安独树一帜的书法家。孙诒泽等行家赞其书法有“书卷气、金石气”,当代书法家邹梦禅、汪廷汉也格外欣赏推崇他的书法艺术。


杨绍廉在京师编书局任分纂时,曾参加京城名家书法展览,其作品颇受好评。当时京师名家荟萃,参展已属不易,广受美评更为难得,可见其书法有超然的功底及独特的个人特色。民国《瑞安县志稿》“杨绍廉传略”载:“绍廉善书法,初学褚河南《圣教序》与《龙藏寺碑》,有鞭辟入里之妙。”


杨绍廉精深的书法艺术造诣,与他对金石文字学的悉心研究是分不开的。杨家的读书藏书处名“宗许楼”,藏书甚多,不乏善本。他精通版本学,遇到版本佳者便不惜重金收藏,珍藏有古籍碑帖二十厨箱,及俞曲园墨迹、端方手书对联、虞褚精本碑帖、石刻拓本等,还有很多乡先生著书稿本和日本所得之遗书中的乡贤著作。他还不遗余力搜求古器物,收藏有明赵南星遗物“铁如意斋”瓷印、汉鸿嘉古砖、晋砖、瓦当,还有铜雀台和古砖砚等,通过对这些藏品的临摹研摩,拓阔拓深了他对中国金石书法艺术的认知与见解,使其书法艺术臻于化境。


光绪二十八年(1902),瑞安学计馆和方言馆合并为瑞安普通学堂,这是瑞安第一所官办普通中学。主持教学事务的副总理兼总教习孙诒让,礼聘他与蔡念萱、蒋屏候、池源瀚为教席,由他担任伦理政法教习。《孙诒让学记(选)》记载:“学生有疑问,孙诒让立予答疑,并指出在原书某章某节,甚至某行。杨绍廉则必诚恳答道,待查明后再告。志林先生在瑞安普通学堂之学生颇多,如林大同同庄,黄曾铭述西皆是,林同庄是杭州多年之水利局长,收藏甚富,其书法效沈寐叟。黄述西乃黄绍第之次子,留日学电力工程,为交通部电话工程师,执教北京旧邮电学校。”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杨绍廉交游很广,其中不乏当时的著名学问家,受之熏陶,其文字学研究得益匪浅。他与瑞安名儒孙诒让、黄绍箕交谊甚深。1904年,黄绍箕任京师编书局监督时,聘他为编书局分纂,对其纂编工作十分赞赏,曾诗赞他和编书局同人:“少作雕虫悔已多,九流晚出各殊科。微言大义愁乖绝,旧学新知赖切磋。黄帝教来乌拉岭,素王书过斡难河。镕模采算劳甄录,江上精卢眼细摩。”


黄绍箕改任湖北提学使后,又携其为使署幕宾。他俩都精于金石书画之学,又是同乡同癖,由此晨夕相从,切磋学问。经黄绍箕的推荐,杨绍廉结交了封疆大臣、擅长书法耽癖金石的“满洲才子”端方,俩人趣味相投,结为知己,因而可以细观精摩端方家藏的历代名家碑帖及古籍珍本、书画真迹,受益莫深。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在家乡任瑞安普通学堂教习时,他与大儒孙诒让经常同堂,或披卷精研学问,或据案琢磨金石,在孙氏启迪下,在经籍校考、版本研究以及金石书画等方面的学识与日俱增,其书法艺术亦渐入佳境。李笠、宋慈抱、项子贞、陈鲁夫等瑞安俊彦经常是他的座上客,还与“平生爱甓复爱陶,癖耽金石成肓膏”的沈凤锵和工于书法的周拱藻相交至好,吴兴嘉业堂主人吴翰怡也是他的莫逆之交,俩人在版本刻印方面多有来往,且有饱览嘉业堂藏书之便。


1907年冬,黄绍箕病逝于任上,杨绍廉被两湖总督端方邀为幕僚,辛亥革命后才返回故里。因事变中救护端方有功,端方给予丰厚的馈赠,遂在瑞安县城原邮电巷建造房屋两进,人称此巷为杨宅巷。


杨绍廉精通文字学,主张无论读书学问,还是学习书法,都要精研许慎的《说文解字》,只有明通字源,方能达意。他笃嗜《说文》注家及金石款识诸书,在博览碑版的基础上,尽毕生精力编著《金石文字辨异补编》五卷(石印本),1926年刊印。取家藏金石拓本数百种,录金文、古鉥文达数百字,有为《说文》所无者,可以补其阙字。有为《说文》已有者,可以作为确证,校补了邢澍原著的不足。以治文字、训诂而闻名于学界的胡朴安和文史学家宋慈抱,分别在《中国文字学史》和《两浙著述考》中,对杨绍廉的著述做出肯定的评介。

金石书法名家杨绍廉


杨绍廉著作除《金石文字辨异补编》五卷外,还著有《瓯海集》内外篇14卷和《瓯海方言》《拙庐杂文》8卷等,生前均未及刊行。但是他对温州乡先哲文献的蒐集、保存和流传,却竭心尽力为之。平阳黄溯初曾与他共事于湖北提学使署,后来黄氏刻意搜求乡邦文献,杨绍廉给予倾力相助,经他之手搜得的刊本及抄本就多达十多柜箱,并为黄氏的藏书处题名为“敬乡楼”。


1925年秋,黄氏编印《敬乡楼丛书》,这批乡先生的著作,几乎都是经过杨绍廉之手搜集并代为雇钞的,计有刊本372本,传抄本21种。孙衣言父子著作《逊学斋诗文集》《墨子间诂》《契文举例》等的书版,也均由他保存并雇工刊印,并在其墨香书店发售,以广流传。杨绍廉对乡邦文献的结集、保存、流传耗费了不少精力,可谓贡献巨大,功绩可嘉。


1927年杨绍廉辞世,被誉为“浙南四支笔”之一的瑞安书法名家孙诒泽挽联云:“撒手西归,虞褚遗风犹在目;侧身南望,应刘旧雨最伤心!”其婿何厉生诗云:“横目纷披梨树开,对山石塔隐蒿莱。拙庐父子遗风在,犹有诗人上冢来。消瘦长髯忆昔年,许楼容颜梦中烟。参绥玉海皆陈迹,一到山阴一惘然。”

【人物名片】杨绍廉(1864—1927),字志林,又作志龄,别号拙庐,世居瑞安县城殿巷,著名金石书法名家。清光绪诸生,曾任瑞安普通学堂伦理政法教习、京师编书局分纂、湖北提学使署幕宾等职。善书法,通文字学、版本学,尤笃嗜《说文》注家及金石款识诸书。家有藏书甚多,不乏善本。著有《金石文字辨异补编》5卷、《瓯海续集》14卷及《瓯海方言》《拙庐杂文》《东瓯书画苑》等。《瑞安市志》有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