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木鱼
木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378
  • 关注人气:3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2021-02-15 14:28:25)
标签:

瑞安中学

前辈名师

名师风采

红烛春秋

池源瀚

分类: 瑞中名师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这是古时候人们对贪官的一种讥讽。而瑞安名士池源瀚任职福建平潭县知事,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离任时当地民众除一路相送外,还为他立“去思碑”以志怀念,这样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又是多么难得啊!

池源瀚,字仲霖,是瑞安利济医学堂中医大师陈虬的高足,著名的温州中医师;光绪十八年(1892)曾从学进士、翰林院编修黄绍第,学识渊博,擅诗文,善书法;亦是“浙江大儒”陈黻宸的入室弟子,从事经世之务、辞章考据之外,于永嘉诸先哲经制之学,服膺尤笃。

他自幼聪颖好学,清光绪四年(1878)入私塾,深得著名学者、塾师俞君尧的喜爱。学成后自己设帐授徒。1902年受聘为瑞安普通学堂史地教习,后来曾任温州府学堂、温州师范教职。俞君尧十分赏识其学识,让自己长子俞春如(煦甡)拜他为师。宣统元年(1909),俞春如参加浙江省选拔贡考试,得第三名,成为清末温州最后一批拔贡之一。然而池源瀚自己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四应省试均未售。1909年在俞君尧的大力推荐下,举孝廉方正。这次赴京应试他不负众望,保和殿诠试一等,以知县用(候任)。君尧师赋诗《赠池仲霖》:“唐室文化钜,闳厚开燕许。翩翩沧海鹏,扶摇在此举。”期待他仕途如大鹏展翅,直上扶摇云天。但是,随着清廷很快的覆灭,他的仕途化为泡影。

池源瀚还深得名师陈虬之传,医术精湛。宣统三年(1911),陈虬的长婿胡润之开办温州利济分医院附设医学校,招收学生70名,池源瀚与之一起主持医学校事务。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民国五年(1916),民国政府任命池源瀚为福建平潭县知事。出任前,其父拙庵勉以“洁己爱民,求为好官”,并将家藏《历代循吏传》《康济录》《牧民须知》数书赠之以激励。师父俞君尧作《仲霖游官闽中书以志喜》,诗云:“平生棫朴具深心,吾道其南喜见今。但愿鸣琴有子贱,陆庄也可慰荒沈。”以“子贱治单父”的典故给予勉励,希望他治理好平潭县。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池源瀚牢记慈父、恩师的教导,在平潭县上任伊始即撰写楹联贴在衙门前:“官俸外妄取一分,便是衣冠禽兽;公堂上广参至理,不作儿孙马牛。”他主政理事从不懈怠,每晨起至夜分,判事决狱以外,独坐厅室治文书,不少辍事。无宏纤巨细,必躬亲勿怠。有人不解他终日为百姓民事忙忙碌碌,他则笑而答之:“以州县为亲民之官,自古号称良吏者,未有不自亲民始。若养尊处优,置呼籲于不顾,忍心害理,则源瀚所不忍为也。”他主政不到两年,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政声斐然,有口皆碑。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平潭县史籍记载有他破案轶事。一次包爷庙发生了老宫公被劫案,池知事派差役四处探查疑凶,自己也微服到街巷暗访。一天在一家点心店,发现一个后生仔付钱时铜钱沾着斑斑白灰。他想起宫公报案时称,盗贼曾用壳灰撒他的眼睛。他即派差役暗随查访,得知此人是一个惯赌,便立即传讯嫌犯。一经审问,赌徒不得不招供认罪。事发后,犯人亲属托公差向县官送礼讲情,请求从轻发落。池知事收下礼品后,召集县衙职员、差役及乡村父老,当众介绍案情和破案经过,然后端出礼品让大家过目,把凶犯托人行贿的情况亦公布于众。然后,抢劫犯被判以死刑,帮人行贿的公差也受到革职查办。池知事的清正廉洁的品行,被平潭人的广为传颂。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当他调离平潭时,父老乡亲依依不舍,千人洒泪送别,用鞭炮、红地毯,张灯结彩一路相送到码头,事后还在码头凉亭中矗立“去思碑”以志怀念。平潭人如此称赞池知事:平潭县吏虽勤吏能吏者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池公那样“官俸外妄取一分便是衣冠禽兽”的几乎绝迹,百年间他一直能被平潭人所念叨,正是应了那句歌词,“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离开平潭之后,池源瀚转任福建松溪县、崇安县、山东阳信县知事和监修曲阜孔庙专员,所任皆有政声。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1928年夏,因山东军阀混战,政事动荡,他弃官避乱归乡,寓居永嘉城区华盖山麓,置“晚学斋”,并自题居所“倚天阁”对联曰:“山东返征轮,浩劫余生,云壑草堂温旧梦;海东盟息壤,活人有愿,兰台玉版讲传书。”夙志以发扬祖国医学为己任。此后二十年来,他不诣官府,不问时事,专心致志创办“温州国医国学社”,以行医、讲学为业,黎明即起,朗读诗文,上午门诊,下午出诊,晚上讲学。他擅长温病,治学严谨,临诊细心,医名远播,为温州一代名中医。尤喜奖掖后进,桃李盈门。上世纪六十年代温州市中医院院长任侠民,便是他的学生。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他平生精于国医国学,擅长诗文书法,其作品深为人们所喜爱。2016年,温籍作家叶永烈和家人一起将其父叶志超珍藏于温州70年之久的水墨画《申江战焰图》,捐赠上海吴淞抗战纪念馆,以纪念·一三”淞沪抗战84周年。这幅画系日军工兵大佐高桥胜马1933年秋所作,描绘了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苍凉的景象。引起温州文史界瞩目和珍惜的是:此画为温州商界大咖叶志超所得后,有温州画家叶曼济为之题名(民国34年12月25日题),画的左上方有叶志超题写的两首七绝:“十载干戈旧战场,春申江浦感荒凉。画图一样经行处,废垒黄蒿剩夕阳。”“一片降幡出海东,始知黩武总成空。天骄也有黍离恨,应悔当时用火攻。”还有温州名医、书法家池源瀚应叶志超之邀题写的两首七绝:“无端战祸烈芦沟,苍茫江天烽火愁。见说春申黄歇浦,故垣斜日不胜秋。”“黩武穷兵年复年,降幡终出海东天。丘山白骨知何罪,令我披阅一怅然。”

池源瀚:清官、名医、名士、书法家

池源瀚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笔耕不辍,著有《治安刍议》《中国历代文派沿革录》《倚山阁诗文钞》《读画杂咏》《医范》《百家诗钞题尾》《五朝词人纪事诗》等,其《治安刍议》《读画杂咏》二书有黄绍第、刘绍宽为之作序,均予以积极评价。

“负乡望卅稔强,文字门庭纷著籍;谢仕途五旬后,山林事业久行医。”这是温州学者刘景晨为池源瀚撰写的挽联,上联谓其成年后三十载从教、从政、著述,下联写他归隐后从医、讲学,概括其生平,堪称精妙。

诚如斯言!温瑞名士池源瀚无论是从教、从政还是从医,都尽其才做到极致,《温州市志》《瑞安市志》均有传。

 

【人物简介】池源瀚(18721947),初名虬,字仲霖,号苏翁,居瑞安县城虞池。曾从学于俞君尧、黄绍第,系陈虬高足、陈黻宸入室弟子。担任过温州府学堂、温州师范、瑞安普通学堂教职。宣统元年举孝廉,民国元年保和殿诠试一等,以知县用(候任)。历任福建、山东等地五县知事。后弃儒从医,创办温州国医国学社,行医讲学。学识渊博,精于医,擅诗文,善书法。著有《中国历代文派沿革录》《医苑》等。《温州市志》《瑞安市志》有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