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悬空寺

(2009-07-25 14:25:20)
标签:

悬空寺

北岳恒山

三教合一

李白

壮观

木鱼

游记

旅游

分类: 云水逍遥

走进悬空寺

 

离别五台山,往浑源县北岳恒山的悬空寺而去。

旅游大巴穿行在太行山脉,越过一道道山梁,走得还比较宽心,并没有预想中的崎岖颠簸,不像南方的一些盘山公路,一侧是山崖,一侧是深谷,总是让人提心吊胆、望而生畏的。

忽然间感到些许耳鸣,导游说此山峰海拔约3000米。放眼前方,峰顶宽阔,平坦如台,遍地绿草茵茵,牛儿三五成群,好秀丽的大自然风光。峰顶还停着一些轿车并有少许游人,莫非那就是五台山最高的北台,号称“华北屋脊”的叶门峰?

到恒山金龙峡刚一下车,就远远看见悬挂在西侧翠屏峰千仞峭壁间的悬空寺,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就像凸在绝壁上的一幅浮雕,丹楼朱阁,玲珑精致,凌空危挂,气势壮观。人们不约而同地报以长长的赞叹声,无不惊讶古人的鬼斧神工。

抱着亲临目睹的迫切心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往悬空寺下面的金龙峡谷底走去。河谷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上面镌刻着“壮观”二字,字体端庄遒劲,竟然是诗仙李白的墨宝。公元735年,李白云游恒山,夜宿悬空寺,为其壮观所惊谔,吟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夜宿山寺》五绝一首,并挥笔题词“壮观”,耐人寻味的“壮”字笔划还多加了一点,有人说是李白喝高了酒的醉书,有人说李白的用意是赞叹悬空寺比任何胜景都还要壮观一点。

始建于北魏太和15(公元491)的悬空寺,原名玄空寺,意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面积152.5平方米,建筑有单层双层也有三层,有山门有钟楼也有大殿,大大小小共41间,由南向北、由低向高一字儿排开,横向悬亘在赭黄色的崖壁凹腰间。

沿着崖边的石径,尾随着络绎不绝的人流,走进千年古刹悬空寺,按照寺内规定的游览线路,踩着“吱吱”作响的木地板,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攀上窄窄的陡梯,穿过狭窄的栈道,跻身窄小的殿宇,瞻仰着这饱受千年沧桑的古老而奇特的建筑。

悬空寺的设计者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凹凸状态,审形度势,将一般寺庙平面建筑的布局演化在立体的空间中。环顾整座寺院,真可谓“半壁楼殿半壁窟”,楼中有穴,窟中有楼,高低相错,曲折回环,半嵌于山崖之中,半悬于河谷上空。而托起楼阁和栈道的是从山崖石洞中伸展出来的27根直径50厘米左右的横梁。横梁下面竖着30根碗口粗的立木,长度不一,最长的约十几米,分成三组,支撑着两个楼阁和栈道。远远望去,立木如细细的马尾。有人形容:“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乍听似乎说悬空寺是依靠三组立木支撑在悬崖上,其实不然。根据悬空寺史料记载,当初建造时并没有立木,后来增加了立木,但不起支撑作用,只是让游人增加安全感。

位于悬壁最高处的三教殿,始建时离地面90米,现为58米,这是历年河床淤积上升的缘故。从廊栏探身俯视,如置身九天,惊心眩目,飘然若仙,感觉自己脚底下软绵绵的,不由惊呼:“噫吁嚱,危乎高哉!”赶紧低头离开。问导游建寺于悬壁之上的初衷,回答是:有蕴含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上延霄客,下绝嚣浮”的建寺要求之说;也有金龙峡口经常洪水泛滥,在上方建寺以镇慑洪水之说。

迄今1500多年历史的悬空寺,没有毁于战火,也没有毁于天灾人祸,一是设计科学。在绝壁凿洞穴插横梁为基,立明柱借岩石暗托。横梁所用的木料是用桐油长时间泡浸的当地铁杉木,坚固、防腐、不怕蚁咬。而且横梁插入石孔的一端安上楔子,打入洞内后,楔子会撑开横梁一端,形成横梁内端大而外端小,紧紧卡住石孔。二是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寺院处在峭壁的凹腰处,峰顶和两边突出山体如天然大伞,在其护佑下,避免了风侵雨蚀和滚石的袭击;对面的天峰岭又高高耸起,使悬空寺平均日照只有两个多小时,避免因曝晒引起的木材风化。三是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11个佛教殿宇,6个道教宫观,还有一处三教合一的“三教殿”,让“释、道、儒”三教鼻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同居一室,这使悬空寺无论在什么朝代,历经了灭儒、灭道、灭佛的各个非常时期,也都能灵活应付,安然无恙。

悬空寺是一座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其“奇、悬、巧”的建筑特色堪称中华之最、世界一绝,海内外游客慕其盛名纷至沓来。现在文物专家特别担心悬空寺能否经得起每天3000余游客的登踏。导游庆贺我们:走进悬空寺,目睹三教殿,是一种幸运。也许,为了保护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悬空寺将会封闭,那时,游人只能隔河遥望这千年古迹了。

走进悬空寺,真是三生有幸!

走进悬空寺

       从旅游车隔窗相望,五台山峰顶宽阔,平坦如台,绿草茵茵,牛儿成群。走进悬空寺

           诗仙李白为悬空寺题“壮观”两字,“壮”字不知为何多加了一点。

走进悬空寺

      人们赞美悬空寺: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走进悬空寺

        楼中有穴,窟中有楼,高低相错,曲折回环,半嵌于山崖之中,半悬于河谷上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走马五台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