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寄畅园_康熙、乾隆六下江南的必到之地,为什么?

标签:
无锡寄畅园惠山寺运河明朝园林康熙、乾隆旅游 |
分类: 城市印象 |
这是我将寄畅园做为游览无锡第一站的原因——我要实地考察一番,找到理由。
一进寄畅园,天井墙壁上有两块刻石,右边是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左边是乾隆题写的“玉戛金從”,意思是赞美园内八音涧的美妙泉声。果真,康熙、乾隆对寄畅园不是一般的赞美呀!
在骄阳似火的无锡夏日,短短个把小时,由导游小姑娘领着我们把这15亩地的小园林走了一圈,九狮台、美人石、锦汇漪、郁盘廊、知鱼槛、七星桥
如让我作点评,九狮台和美人石这些太湖石叠出的假山,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八音涧的泉水快干了,我没机会听到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只目睹了岩石缝隙透进的斑驳光点;对郁盘廊、知鱼槛和七星桥等建筑没留下多深印象,但记住了有关传说。
寄畅园的“美”比不上扬州的瘦西湖,也比不上无锡的蠡湖。
不过,我终于找到我心中疑惑的答案了。
1. 寄畅园借了惠山和锡山的光
2. 寄畅园交通方便
这次到无锡,我才知道,古运河穿无锡市区而过,而且有大小支流,互成网络。而寄畅园所在的惠山古镇就有运河的支流——惠山浜。康熙、乾隆两帝每次下江南到无锡后,船由惠山浜直达惠山脚下,上岸后没多远就能看见寄畅园的砖雕大门。
3. 寄畅园是明朝造园大名家张南垣的杰作
当年寄畅园的名声就大,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无不到园中赏景题词。康熙、乾隆喜欢游山玩水,肯定也会慕名而来。因为北京没有张南垣设计的园林和取之不尽的太湖石。何况,八音涧的“引泉”,锦汇漪的“借景”,肯定让两个皇帝感觉十分有趣。
(八音涧:将惠山顶的“天下第二泉”之水引入园中,再用黄石堆砌成西高东低,总长 36米弯曲的石路,让泉水流经石涧,顿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锦汇漪:将锡山山影、锡山上龙光塔塔影、亭影、榭影和树影等一并收入湖水中,称“山池塔影”)。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