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福建最美乡村之 三明忠山十八寨 1

标签:
旅游 |
分类: 寻访福建最美乡村 |
十八寨古民居,位于三元国家森林公园格氏栲景区西北5公里的岩前镇,岩前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古风淳朴。古名称十八寨,相传村子是由大大小小的18个寨子组成的,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至今有保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筑二十余座。
福州到三明高速210公里,驱车大约二小时左右,从三明到十八寨大约三十公里在左右。
村口有座元代石拱桥,名曰“隆武桥”。此桥远看像是一座浮桥,其实不是。它是一座古老的三墩四孔的石桥,桥长37米,最有特色的是桥墩,外形像船,用整块巨石打磨而成,桥身用长方体花岗岩条石砌就。据介绍,像这样造型奇特的古代石桥,福建只有两处,在古代桥梁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进入村中,有一条“蜈蚣街”,建于元至正年间,在当年既是官道,又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街中线凸兀,两旁呈弧型,用花岗岩条石接连铺砌,随地势起伏,石路面酷似一条爬行的大蜈蚣,延绵1华里,贯穿全村,两旁多是明清年代的民居。
村里面一块空地上有一座状似蒙古帽一样的古墓,这是一位建于元代的古墓,墓主人是姜朝奉。该墓用八块长石条围砌成正八角形,上面用一块伞形石雕封顶,顶上还有一个红缨状的尖尖,远望上去,就像一顶蒙古帽。传说是各种各样的,有的说这墓里并没有埋着姜朝奉本人,只是他的衣冠冢;又有的人说这里其实埋着姜氏家族的一百多号人,起因于罗氏和姜氏两族的风水之争。
历史归于尘埃,对今天的我们,更多的只是好奇……好奇……
把手伸进去掏一掏,里头到底有什么?!
村尾的“永兴庵”始建于宋咸淳年间,历代多次重修,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只有门墩及抱鼓石是明成化丁酉年的遗物。现在庵里只有几位尼姑,门口成了村民的晒谷场。
明代遗物
村里的山神庙如今成了老人活动室,挺热闹。
古村里的老房子很多,保存良好的大部分是元、明、清时期建的祠堂:庄氏祠堂、杨氏三公祠、陈氏绳武堂……